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平武红军碑林——摩崖字字留战纪 后昆代代踵前徽
发稿时间:2021-07-09 08:44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1935年4月至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平武县境内建立了中共平南县委员会,建立了平武县苏维埃、平南县苏维埃等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红军在平武期间,领导工农民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和壮大红军队伍。红军就地利用石碑、岩壁等,錾刻宣传标语,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鼓舞人心的宣传内容,唤醒了广大劳苦大众,播下了革命种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的红色遗迹都已不在了,而保存至今的红军碑林则成为了当年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者。

  平武红军碑林馆

  红军碑林馆内陈列的红军布币

  红军碑林馆内陈列的石碑

  采访地点:

  平武县北山公园内红军碑林

  红色记忆:

  1935年4月至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平武县境内建立了中共平南县委员会,建立了平武县苏维埃、平南县苏维埃等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红军在平武期间,领导工农民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和壮大红军队伍。红军就地利用石碑、岩壁等,錾刻宣传标语,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鼓舞人心的宣传内容,唤醒了广大劳苦大众,播下了革命种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的红色遗迹都已不在了,而保存至今的红军碑林则成为了当年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者。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毅 任露潇 胥江 文/图

  在平武,还有不少老人记得这样的话:“红军来了见啥做啥,红军是我们穷人的队伍!”他们说,就是红军的这些宣传标语,一传十,十传百,让那些躲在外面的群众扶老携幼陆续回来,和红军一起同生共死,共同捍卫革命成果。錾刻石刻标语,进行宣传文化活动,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大创举。群众亲切地称呼錾刻石刻标语的队伍是“钻花队”。

  在平武县北山公园内,有一座仿古式建筑,高大的台基,朱红色的门柱和窗户,配以纯白色的外墙,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就是平武红军碑林馆,里面保存着很多红军的石刻标语。

  红军挺进平武碑林见证红色精神

  1935年4月11日,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二六八团从青溪(今属广元市青川县)出发,急行军90华里,一路连克平武县高村、白草,中午到达古城镇。当天下午6时,红军先头部队的一个班迅速消灭小股顽敌,行进到距县城5华里的东皋湾、沙湾等地。他们从长河湾上山,沿山梁疾行。红军向村民借来3个木梯,以作攻城之用。占领县城北山梁后,红军从东西两端实施包围。当晚,红军攻占了平武县城。红军解放平武县城后,随即兵分三路向平武西南进军,扩大红色区域。

  红军进入平武前夕,地方反动政权的官员和豪强地主大肆制造和散布谣言,污蔑红军,吓唬群众。一些穷苦大众由于不了解红军政策,也未见过红军,在红军到来时就躲起来,只留下老年人看家。红军根据当时的情况,没占领一个地方,派出工作人员下乡串门访贫,宣传政策,争取群众,动员在外躲藏的群众回来。

  红军在走过的地方,就地利用石碑、岩壁等,錾刻宣传标语;在交通要道、人群聚集区书写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宣传内容主张明确、感召力强。通过红军的政纲、布告、标语宣传,介绍红军的性质、目的、任务;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军阀、地主、劣绅的罪恶;号召穷人组织起来闹革命,积极参加红军。

  占领平武县城第二天,红军就通知全城人到报恩寺坝子开会,宣传红军政策。一位干部讲:“红军是打富济贫保护穷人的军队,请大家不要害怕。”一时间,“红军是为穷人办事的”、“红军是为了穷苦大众过好日子”、“红军绝不伤害一个群众”等宣传口号四处传播。随着红军对共产党纲领、方针、政策的宣讲,不少群众相约着出来,一些人还参加了苏维埃。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鼓舞人心的宣传内容,唤醒了广大劳苦大众,播下了革命火种。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的红色遗迹已不在了,而保存至今的红军碑林则成为了当年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者。

  建筑古朴庄重碑刻珍藏红色记忆

  平武红军碑林馆于1981年开始筹建,1987年竣工。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5平方米,是一座钢筋水泥与木结构相结合的仿古建筑,设计新颖,构思精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地方特色。碑林馆正面匾额“红军碑林”4个金色大字,是由当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题写。正门左右大柱上木刻对联一副,内容为“石破天惊,摩崖字字留战纪;铭心刻骨,后昆代代踵前徽”,这副对联是平武人、中共绵阳地方党组织创始人张秀熟所作,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书丹。

  进入馆内,大厅中间有一座雕像,一共五个人像,分别代表妇女、儿童、工农战士、红军、知识分子,这座雕像形似一个火炬,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大厅左右两边,整齐地竖立着49通红军碑刻,碑刻字迹多为阴刻楷书,刻工精湛,书法苍劲,内容为当年红四方面军在平武期间的宣传标语。

  据平武县文管所工作人员范琳萍介绍,在这些碑刻中,原碑有22通,复制碑有27通。其中,原碑都是从平武各乡镇征集的,复制碑则是根据现仍在原地保护的原碑的材质、内容、字体、规格复制而来,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开展廉政教育汲取力量永葆初心

  为了更好地将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相结合,平武县纪委监委在红军碑林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打造,将其打造成了平武县廉洁文化基地。提升后的廉洁文化基地主要由北山长廊、初心广场、红军在平武群雕、张秀熟浮雕、清风茶园、登高幽径、红军碑林、铁血长卷等八部分组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干部群众,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随着平武县廉洁文化基地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纷纷走进基地内,感悟革命先烈廉洁务实的品质和鞠躬尽瘁的精神。范琳萍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接待参观人员7000余人次,仅4月份就接待团体单位40多个,党员干部在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近百场。这里成为了平武全县党员干部、青少年及广大群众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廉洁教育、体验红色文化的首选之地。

  平武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平武县还将培训解说员,对提升打造后的廉洁文化基地进行专业解说,为后续开展现场教学,用好用活廉洁文化基地做好准备。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挖掘平武廉洁文化因子,结合红色文化,精心提升打造平武廉洁文化基地,不断丰富我县廉洁文化表现形式,扩大廉洁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不仅有利于红色精神的传承,更能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平武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从绵阳来到170公里外的平武县城,在县城旁的北山公园,红军碑林静静地安放在一栋仿古建筑内,无声地讲述着红军在86年前的战斗故事。记者听了讲解员解说的红军战斗故事,漫步在平武街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努力创造的。

  解放前的平武是个非常闭塞的偏远县,平武的生活日用品,需要从一百公里以外的中坝运来,而中坝前往平武的道路,只能通过肩挑背扛,以及用马帮通过茶马古道前往。查阅资料可以知道,直到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成立新中国后,交通才得到改善,中坝到平武于1959年7月1日正式通车,汽车终于能够开到平武。

  当前,随着九绵高速公路、广平高速公路的建设推进,平武的群众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今,党委政府正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平武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平武人民的生活质量还将得到继续提升。

  2018年,平武红军碑林被命名为绵阳市廉洁文化基地。去年,平武县纪委监委又对红军碑林进行了提升打造,将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相融合,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