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 正文
环境质量改善 市民最有发言权
发稿时间:2021-06-05 07:39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享受生态红利 感受生态之美

  环境质量改善 市民最有发言权

  清晨6时许,仙海风景区湖面上,身穿橙色救生衣的环卫工赵光行驾着船在7平方公里水面上仔细搜寻漂浮的垃圾。

  “见一个,捞一个。多的时候一天捞八九袋,少的时候也有两三袋,每天都要确保水面看不到垃圾,打捞结束才回家。”赵光行语气坚定地说,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就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贝。

  望着眼前的仙海湖,他眼神中满是眷恋。透过这份守护之心和眷恋之情,就更能理解,2020年我省蓝天“成绩单”新增了绵阳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我市今年4月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12位,继续保持第一方阵。

  这份守护之心和眷恋之情,也凝聚起呵护绿水青山的绵阳力量,成为生态绵阳画卷中最精彩的着色。

  “这个季节,我已习惯了在清晨仰望天空,那蓝天白云让我在城市也体会到了诗意的美好。早安!绵阳。”早上8时许,市民黄女士在微信发布的一则朋友圈,引来了朋友们的点赞和认同。

  正如她的真实感受,去年全年绵阳无重污染天,城区优良天数324天,优良天数率达89%。

  这些数据,是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力证。

  与数据相呼应的,是市民的“肉测”。绵阳天空太美了:清晨有朝霞,阳光散发开来,十分通透;中午,飘逸的白云在蓝天游走;傍晚有晚霞,甚至有绚丽的火烧云……

  成绩是喜人的,是来之不易的,更是多方共同努力共建共治的结果。

  全方位系统推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将节能环保作为重点产业大力推进;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督考制”,确保“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一批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联防联控、压实压严,用紧密协作保卫蓝天、碧水、净土。

  生态文明建设非一人之责,离不开市民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主动参与到禁烧秸秆管理中,科学有序处理秸秆;积极响应文明祭祀,传播环保祭祀方式;选择单车、公交等低碳方式出行……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的表现,足以说明“绿色”发展的种子在市民心中开花结果。

  而这份参与,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充分享受到生态红利。“过去,身边朋友总会选择到外地取景拍摄婚纱照,现在,就算在城区内,我也能为客人拍出满意的照片。”婚纱摄影师小马说,空气质量变好了,他的生意也红火了。他将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带动更多朋友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丽家乡而努力。

  对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耳鼻喉科医生李先生也有深深的感触:“过去晚上洗澡时,从鼻腔捏出来的都是黑乎乎的东西;现在,空气干净多了,鼻子也不受罪了。”

  市民的满意度,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最好的成绩单。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市将继续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奠定坚实生态环境基础。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尹秦)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