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平武
【平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平武实践”
《关坝村十二年的“两山论”践行和探索事迹》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发稿时间:2021-10-21 08:38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日前,在联合国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活动结果揭晓。由平武县关坝流域自然保护中心申报的案例《关坝村十二年的“两山论”践行和探索事迹》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王朗自然保护区(胡宇摄)

  

平武境内拍到的野生大熊猫(李贫摄)

  

平武境内拍到的雪豹

  日前,在联合国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活动结果揭晓。由平武县关坝流域自然保护中心申报的案例《关坝村十二年的“两山论”践行和探索事迹》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胡宇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任露潇

  《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植物,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也是公约和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之一。

  小小关坝村能够成为“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活动关注的对象,这和其多年以来不断探索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密不可分。关坝村位于平武县木皮藏族乡,距离县城18公里,地理位置处于几个保护区间的走廊地带,是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重要迁徙通道。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在关坝沟内有野生熊猫至少6只。

  依据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分析,沟内大熊猫种群密度为0.06-0.2只/平方公里,属于中密度分布。此外,关坝沟内还广泛地分布有金丝猴、扭角羚、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属于重要的生态走廊地带,同时也是平武火溪河径流量第三大支流,是木皮乡场镇和关坝村的水源地。

  2015年9月,平武关坝沟流域自然保护小区成为四川省林业厅批复试点的自然保护小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探索以社区为主导、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为目标的自然保护小区。

  自然保护小区的建立,为大熊猫保护以及社区参与保护探索新途径,为大熊猫栖息地集体公益林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模式,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和示范。

  事实上,关坝村的故事仅仅是平武县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平武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相融合,实现生态发展与产业壮大“双赢”局面。

  资料显示,平武境内有野生植物4100多种,其中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保护野生植物55种;已知野生动物1900余种,其中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8种,特别是野生大熊猫数量达到335只,居全国之首,平武也因此被誉为“天下大熊猫第一县”。

  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相对应的是,平武县通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与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中科院等机构合作,共同建立生物饮用水源、空气质量、土壤环境、公共场所卫生等6类监测网络,积极开展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样线监测及社区集体林调查,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等邻近片区每月至少开展1次联合执法行动,在雪宝顶等保护区成功部署野生大熊猫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有效促进生物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

  同时,按照“恢复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督促破坏野生动物、森林、水生生物资源的违法行为人开展以劳代偿、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活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设置生态修复区,通过种植箭竹,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14类野生动物修复生态廊道,投资2100余万元为王朗等保护区周边群众发放“禁牧”补贴,确保野生动植物生境及栖息地安全。

  回顾平武的绿色发展之路,始终有迹可循。从数年前平武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到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绿色崛起,绿色发展理念始终一以贯之。作为全市地域面积最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最大、人口数量最小、经济总量最小的县,面对“生态屏障、资源宝库、战略腹地”的特殊县情,在刚刚结束的平武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将“绿色崛起”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平武县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以绿色旅游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兼顾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山水、物产、文化,融合一产、二产、三产,让绿色产业成为平武的支撑产业,让旅游发展成为平武城市品牌,让绿色旅游成为平武致富途径,在秦巴山区率先迈出绿色振兴崛起的新步伐。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