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三台
【三台】“交通+”疏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
发稿时间:2021-02-09 08:4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为切实化解两项改革后镇村联网通路问题,满足群众出行新需求,三台县着力以交通聚合民心、保障民生、动员民力,通过完善路网建设、定制专项服务、下沉管养责任,切实确保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有效疏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为切实化解两项改革后镇村联网通路问题,满足群众出行新需求,三台县着力以交通聚合民心、保障民生、动员民力,通过完善路网建设、定制专项服务、下沉管养责任,切实确保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有效疏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邓洪 刘玉明 文/图

  交通+民心打通合并“最后一公里”

  立春刚过,三台县三元镇龙居村村道联网路建设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程车、压路机等施工机械正有序作业。“之前,我们从三元镇到忠孝镇要经过盐亭两河镇、毛公乡,绕行20多公里,非常不方便。”龙居村村民李晓东告诉记者。如今,随着村道联网道路的修建,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龙居村位于三台县三元镇东面,魏城河穿村而过,把村子分成两半,村子一边有绵盐路和绵西高速,一边有245国道。可村民要上国道,要么沿着无法过车的烂路走上好几公里,要么就绕着河流走半天,出行难困扰着当地发展。

  去年7月,三元镇友爱村、龙居村村道联网路建设工程开工。该道路长3.781公里,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起于245国道,横跨魏城河,止于黄连垭绵盐路口,将两条主通道就近连起来。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近七个月的施工,原本狭窄的村道已然变了样,宽阔的路面已进入铺油阶段。“目前,我们施工方投入机械设备24辆,预计春节前就可以建成通车。”施工现场负责人赵兴伟说。

  “这条路马上修通了,村民们到绵阳也近多了,坐车只要一个半小时。”龙居村村党委书记张永成说,以前因为路不好,产业发展成本高,收入相对就降低了,对乡村的振兴也是一个制约,尤其是村民养的畜禽和种的果蔬都卖不出去。

  村道联网不仅方便了村民,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目前,三元镇计划借力旅游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三元镇宣传委员杨红梅说,联网路连接绵盐路和国道,还将拉近当地与绵西高速的距离,形成通达四方的交通路网,这也势必将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助力。对于该镇来说,油菜花节、禹平故里、农村民宿都是文旅亮点,联网路不仅为外来游客带来极大方便,也给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路通则业兴”,针对两项改革后部分新老镇村间道路不通、合并不彻底的问题,三台县着力做好排查、编制规划、加快投建,确保以“路合”带动“心合”,助推乡村振兴。三台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县采用遥感技术和“蜀路通”APP,对两项改革后的路况开展全面排查,目前共摸排出被撤并乡镇与中心镇、被撤并村与建制调整后的村之间的断头路、联网路960余公里。同时邀请专业交通路网规划公司,结合现有农村路网、前期摸排成果,以及全县产业布局发展现状和规划,并分片区征求各乡镇群众意见,初步形成《三台县农村公路路网规划》,对农村路网进行重新规划调整。通过政府主导、村民自筹模式,开展竞争立项,推动两项改革后农村公路路网建设。目前,幸福至鲁班、双胜至忠孝、建设至永明项目已进入勘察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正在实施村道窄路加宽74公里。

  交通+民生定制出行“多样化选项”

  “有了农村定制客运,再也不用去学校接孩子了,非常方便。”近日,在西平镇,学生家长何勇告诉记者。

  两项改革后,随着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向城镇集中,农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成了新的难题。为此,西平镇针对学生群体开通上下学农村定制客运服务,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西平镇按照“政府引导、学校参与、公司服务”的模式,由客运公司组建“学生定制客运”车队,学生平均乘车价格由原来的3.8元/人次降至2.6元/人次,平均价格降幅达30%,平均每人每学期节省车费216元。目前已投入专车20辆、规划专线6条、设置站点58个,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学生定制公交”不仅让家长满意,也为学校在学生安全、规范管理等方面赋能。同时,该镇精准把控“安全阀”,让平安“守得住、护得牢”,建立接送学生车辆和驾驶员台账,推行“一校一册”、“一车一档”,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测,实施车辆每天消毒和驾驶员定期核酸检测制度,并依托定位系统对学生定制班线开展智能监控,织密织紧“有人管、分级管、实时管”的安全“防护网”,实现了企业“增利润”、学校“减风险”、家长“降支出”的多赢局面。

  为缓解两项改革后乡镇幅员面积增大、通勤距离变远以及全县教育、医疗等资源布局优化调整后带来的“办事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三台县定制开展“学生班、赶集班、物流班”,着力打通农村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同时大力实施“金通工程”,在出行需求量大的乡镇开通直达中心集镇的公交专线并加密发车班次,实行滚动发班,通过张贴响应式服务公告牌、设置农村客运招呼站牌等方式,推动群众以电话预约、招呼站等候等方式就近乘车,逐步形成“公交优先、班线为主、预约响应式兜底”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体系,切实保障群众“急、难、险、重”出行需求。目前西平镇已形成5条公交专线。

  另外,针对农村客运班次增多、线路联通的新变化,三台县积极探索发展“车尾箱经济”,开展货运、邮政、快递等农村物流服务功能,依托客运站组建物流节点,试行电话预约、乡村客运车辆搭乘小件快递业务、承接分送邮件外包等业务,扎实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交通+民力织密管养“群众责任网”

  在石安镇裕光村,随处可见丰收忙碌的景象:农户们忙着砍收青菜、榨菜、白菜,菜贩们忙着过秤、装车。一车车鲜嫩的蔬菜顺着宽敞的水泥道走出山村,走向都市。

  “裕光村所有组户道路已通,已经形成村庄环线,老百姓所有的农产品在家门口就能出售,这些都源自两项改革带来的红利。”石安镇党委书记范光荣告诉记者,镇内小永路穿境而过,石争路、石隆路、双里路贯穿南北;全镇通行里程共550.08公里。良好的交通使百姓享受到了实惠,也为石安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该镇利用两项改革契机,加快路网建设。目前,全镇村社道通达率达100%,建成农村客运站2个,村通客运班线13条,基本实现了镇村客运一体化。100%的行政村通客运,有农村客运招呼站33处。以邮政、快递公司代办点和运输企业构成的物流网络覆盖所有村。农村公路路网基本形成。

  随着路网贯通,管养资金缺口大、管护力量弱等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一瓶颈,该镇通过“村民自治”护路行动,在各村推选路长、护路员、养护员,负责村道日常巡查、清扫保洁、抢通保畅等工作,引导群众参与到村道公路管理养护日常工作中。

  据了解,去年以来,三台县采取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一点、本级财政投入一点、农村公共运行维护和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整合一点、群众一事一议筹集一点的办法落实养护资金,形成稳定的投入来源。同时,建立公路养护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管理监督机制,明确管护标准,走出一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村道养护之路。

  通过创新“交通+”模式,三台县疏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构建起建养并重、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畅、安、洁、优”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