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21年10月绵阳两会特别报道 > 正文
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为引领 推动新时代中国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 2021-10-27 08:34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绵阳肩负的光荣国家使命和重大政治任务。科技城是绵阳独有的金字招牌,“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为引领,推动新时代中国科技城高质量发展”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热议的话题。

 

人大代表分团审查政府工作报告(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任明勇 摄)

  焦点话题

  过去五年,我市全力以赴谋创新、求突破,科技创新效能全面提升。未来,我市将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为引领,在壮大战略科技力量、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建设科技城新区上持续发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精彩回放

  中央赋予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时代使命,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措施全力支持,科技城新区成功获批省级新区并加快建设。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14%,稳居全国城市前列;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国推广三批次56条全创改革试验经验,绵阳贡献9条,全省推广三批次56条全创改革试验经验,绵阳贡献18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60家增加到446家。

  代表委员热议

  绵阳,这座肩负“国家使命”的城市,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把中国科技城建设引向深入?怎么把各种创新要素聚合、对接、转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物院、电子九所、西南自动化所、长虹、九洲、长钢等院企通过技术转移转化,培育了六合锻造、利尔化学、富临精工等一大批高新企业,也培育了中物技术、中科融创、工创科技、工研院等一大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尚丽平委员表示,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需要,建议以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以专业化市场化创新服务为手段,打造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功能服务平台。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大政策、要素等保障力度,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的‘国家队’作用,更好地保障在绵科研院所重大装置、重大工程、重大设施等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在赵琳代表看来,作为我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历来就是“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要将服务国家战略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逐步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国防建设的路子。

  畅通科技创新链条,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新效能,是实现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重要举措。在闫辉代表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基金,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容易出现资金断裂,这样的原因导致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绵阳目前在科创基金方面的活跃度不高,希望通过加大科创基金的引进,全方位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发展主轴线,要突出科技城生态打底、智慧宜居、科技为魂,形、神、魂兼具的高品质宜居生活地特色,让本地群众和外来客商通过亲眼所见、亲手触摸、亲身体验,充分感受到‘科技城就在这里’。”在任晓军委员看来,城市主轴是城市的整体轴线,贯穿城市大部分地域、连接城市中的主要节点和景观节点。绵阳是国家唯一科技城,特别需要一条城市发展主轴线来彰显绵阳科技城气质,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撑,引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