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21年10月绵阳两会特别报道 > 正文
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 2021-10-25 08:4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以服务中心工作为目标,谋划高品质提案。紧扣国家、全省战略部署,围绕我市需要省级层面关心支持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提案优势,积极为住绵省政协委员提供线索,认真谋划高品质提案。五年来,共转化提交284件省政协提案,助推国家、全省战略在绵阳实施。

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分基地建设工作会议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以服务中心工作为目标,谋划高品质提案。紧扣国家、全省战略部署,围绕我市需要省级层面关心支持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提案优势,积极为住绵省政协委员提供线索,认真谋划高品质提案。五年来,共转化提交284件省政协提案,助推国家、全省战略在绵阳实施。

  以精准建言资政为主轴,提升提案质量。定期通过市级媒体向全社会征集提案线索,六次全会共征集提案线索近千条。把提案调研和撰写要求作为委员培训的必修课,为新一届委员举办任前集中培训,在全国知名高校、全国政协培训基地等地举办专班,培养委员撰写能力。每年深入县市区、民主党派开展调研,指导重点提案培育工作,匠心打造一批高质量的重点提案和集体提案。

  以广泛凝聚共识为导向,创新开展“两公开一评议”工作。从2017年开始,率先在全省举办《对话·提案去哪儿了》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创新的工作方式既为政府部门与委员搭建了沟通对话的平台,又为老百姓开辟了知情明政的渠道,进一步凝聚各方思想共识。此项工作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的高度肯定,并被收录到全国政协编写的《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提案工作》一书中作为经验向全国推广。

调研民营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开展“实施县域经济振兴计划”“绵阳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发展壮大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界别协商,“加快发展创新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口协商,“推进西部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加快建设西部开放经济高地”专题协商,连续5年开展全市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视察,提交调研报告6篇,大会发言3篇,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献计出力。

  倾情助力“三农”工作。开展“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题协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专题视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民主监督“统筹解决‘插花式’贫困问题实施方案落地落实”。提交调研报告4篇,为农村产业发展、体制改革及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持续关注营商环境。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重点视察,民主监督“绵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3条措施落地落实情况”,提交调研报告3篇,围绕相关政策落地落实组织大会发言。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政协力量。

  市政协城乡建设和资源环境委员会

  围绕中心大局,着力提升履职质量。紧扣交通强市建设,就加快绵遂内铁路前期工作反复调研、持续跟踪,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专项调研绵阳民航发展,助力南郊机场T2航站楼项目加快建设。就“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形成的专题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专题协商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对策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转有关部门研究吸纳。

  拓展渠道内容,增强民主监督实效。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合重庆市北碚区政协,对涪江—嘉陵江(绵阳段、北碚段)水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视察监督。就《绵阳市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臭氧污染防控等开展监督性视察,协力做好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专项民主监督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情况,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关注民众期待,倾力推进民生改善。协调联动住绵省政协委员与住蓉省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促使成德绵动车增开加密多对班次,提前首班发车时间,助力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就城市道路命名、二手房交易市场整治、公园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开展专题调研视察,为解决群众焦点难点痛点问题献计出力。

调研高品质宜居城市建设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积极助力全面创新改革。将“全创”工作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平台,全面开展助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专项活动,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参与“全创”达4356人次,牵头“全创”各类项目223个,争取国家、省级层面对绵阳全创改革试验工作的支持,在绵阳“全创”实践中展现“政协作为”。

  高质量建言科技城建设。紧盯科技城建设这一市委市政府国家使命、发展战略、中心工作,准确把握科技城建设主攻方向,始终坚持每年将科技城建设纳入年度协商议题,围绕各类协商、视察、调研、大会发言30余次,相关建议被市主要领导肯定性签批12次,以高质量履职服务科技城建设高质量发展。

  倾情协力增进民生福祉。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持续助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建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献计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不断擦亮绵阳教育品牌。广泛发动医卫界立足自身岗位、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作用,《四川政协报》头版头条报道点赞。开展《健全绵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研究》重点课题研究,界别协商“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紧盯补齐我市医疗卫生短板协商议政。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凝聚委员共识取得新成效。抓实委员学习活动,畅通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广泛凝聚委员共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抓好书香政协建设,开展政协讲堂、读书分享会等4大板块12个子项目特色活动。

  文史资料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办网上文史馆,打造文史资料数据库,建立文史资料室,整合社会力量组建83人的特邀文史研究员队伍,策划编撰《绵阳地名故事》《绵阳地方文化》等共六个系列口袋书20余册,编撰文史资料专辑《绵阳抗战纪念专辑》《文史中的红色印记》等,充分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凝聚共识职能。深入开展文史资料“四进”活动,真正让文史资料“活起来”“用起来”。

  助力文旅强市建设展现新作为。围绕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战略部署,界别协商推动全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专题协商推动九绵高速沿线交旅融合发展,分别转化为市政协全会大会发言,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签批。组织开展三线建设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促成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公布一、二批保护名录。承担“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重点课题研究,开展“绵安北乡村旅游带建设”对口协商,建言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召开“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会

  市政协社会法制和台侨民宗委员会

  聚焦重点,助力法治绵阳建设。持续开展立法前协商,为推动《绵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顺利出台建言献策。主动参与普法工作督导检查,进一步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建言“五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公共法律服务惠及各界群众。健全委员法律服务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推动有关涉法涉访案件妥善解决。

  关注民生,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围绕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实施情况开展视察监督,就加强城市社区治理、建立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残疾人社区康复综合服务建设等开展专题协商,积极建言出力。专题调研我市烈士陵园修缮管理维护有关工作,形成的报告得到市委领导肯定性批示。专题视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支持委员积极参与合理规划小区停车位、居家养老进社区等基层协商活动,协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积极作为,着力促进团结联谊。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方针,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及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联系,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开展城市民族工作专题视察,促进少数民族更好融入城市发展。调研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建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

  市政协委员工作和地方政协联络委员会

  建章立制、逗硬奖惩,推动委员履职意识和履职积极性不断提高。有计划地开展委员综合素质培训和专题培训,委员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完善考核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开展委员履职考核。完善表扬奖励机制,大力评选表扬年度优秀市政协委员。完善《绵阳市政协委员管理办法》,委员日常管理服务精细,制度执行逗硬。

  紧扣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探索市县政协联动推进工作新路径。扎实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和“双助”专项活动。搭建履职平台,拓展履职渠道,促进委员作用发挥。试点探路,全面推广,积极开展“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

  深化委员综合党委工作,不断加强委员队伍党的建设。2019年初,经市委同意,中共绵阳市政协委员综合委员会成立。及时组建16个党支部,建立健全党委、支部工作规范。组织开展党员委员正式组织关系登记工作。组织党员委员深入开展“两带头一联系”活动,紧密结合委员履职实际,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党员委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加强专委会自身建设。积极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考察活动,帮助委员知情明政,积极开展委员管理服务工作,为委员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成立于2021年6月,成立以来,围绕全市三农工作重心,履职尽责,开展了系列协商议政工作。

  推动全国种业强市建设。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相关市级部门,先后深入各县(市、区)、相关园区、企业、院所开展专题调研,了解种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召开“加快推进全国种业强市建设”专题协商会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组织相关市级部门和部分政协委员与各县(市、区)政协、市级各民主党派开展同题调研,召开七届第二十七次常委会议,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协商议政。形成协商议政情况报告报市委市政府,提出持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持续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加强乡村建设等意见建议。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