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长虹携“熊猫AI+硬核科技”闪耀第十三届科博会
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智造服务国家需求
发稿时间:2025-09-28 08:09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作为绵阳本土龙头企业,长虹集团以“熊猫AI智能家电”与“硬核科技成果”的双线展示,成为本届科博会最具人气的“科技多面手”。

科博会长虹展区的“熊猫AI快乐生活”展区  

  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绵阳本土龙头企业,长虹集团以“熊猫AI智能家电”与“硬核科技成果”的双线展示,成为本届科博会最具人气的“科技多面手”。一边是以萌趣科技注入生活温度,展现智能家电的人性化体验;另一边则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展现出服务国计民生的硬核实力。长虹以“科技创新 长虹智造”为主线,完成了一次从消费场景到产业纵深、从生活体验到国家战略的双线赋能。

  □ 张勤

  熊猫AI:

  让科技有温度,生活有萌趣

  科博会长虹展区入口,“熊猫AI快乐生活”主题拱门率先抓住观众目光,展区顶部的全息投影循环演绎大熊猫在竹林嬉戏的场景,清脆的竹叶声搭配憨态可掬的画面,引得过往观众纷纷驻足拍照。这组从德国IFA展载誉归来的熊猫智能家电系列,此次在“家乡”绵阳完成“主场首秀”,一亮相便成为人气焦点。

  在模拟家居场景的展区中心,熊猫AI电视成为互动体验的热点。“熊猫小白,我回来了。”随着观众一句语音指令,灯光自动亮起,空调调至26℃舒适温度,电视同步推荐自然纪录片——整套操作流畅自然,打破了“AI家电只是冰冷指令响应”的刻板印象。带孩子前来体验的市民李先生感慨:“它更像一个懂生活的‘小伙伴’,孩子每天都想来和它互动。”

  一旁的熊猫AI冰箱与空调则将“熊猫栖息地”的舒适感引入家庭场景。AI冰箱搭载长虹自研的AI云保湿技术,能将果蔬保鲜期延长30%以上,内部层架上的熊猫爪印图案更添趣味;AI空调则融合中国水墨艺术与现代美学,机身以熊猫轮廓与竹林纹样为设计元素,植入卧龙自然保护区温湿度数据,通过AI自适应技术,根据室内人数与光照自动调节环境参数,打造“熊猫宜居空间”。

  由虹魔方公司打造的熊猫互动平台,更是展区内的“网红打卡点”。大屏实时直播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生熊猫动态,观众可切换视角观察;“熊猫小卫士”体验区通过趣味答题传播保护知识,参与者可获取电子证书;“云打卡”活动则让观众生成专属科博会纪念海报。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观展互动性,也体现出长虹在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

  硬核科技矩阵:

  从数字基建到能源革命,突破产业瓶颈

  穿过由蓝色数据流构成的“时光隧道”,进入“科技创新 长虹智造”展区。18项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成果有序陈列,覆盖数字产业、绿色能源、AI算力、医疗健康等领域,每一项都透着企业扎根实业、攻坚创新的“硬核实力”。

  在数字产业展区,虹雁可信数据空间的演示吸引了众多行业观众。系统通过自研数据可信连接器,实现AI训练数据的安全加工与流通,既保护企业核心数据,又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可控流通,精准破解了“数据不愿供、不敢通、不会用”的产业协作难题。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增信,并入选首批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标杆实践”。

观众在长虹展区围观“科技创新 长虹智造”展品

  AI推理模组展台前,巴掌大小的黑色模组刷新了观众对“小体积高算力”的认知。该模组算力密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最大算力达20 TOPS INT8,可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能监控、工业检测等场景。现场演示中,搭载该模组的巡检机器人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测,不仅能精准识别导线裂纹与绝缘子破损,响应速度比传统设备快3倍。“能直接降低工业故障排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对电力、化工等行业来说太实用了。” 一位电力设备研发从业者当场表示期待合作。

  绿色能源展区内,看似普通的硅碳负极材料样品,却暗藏 “能量密码”。实验数据显示,采用该材料的电池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较传统石墨负极提升一倍,容量提升40%,成本降低15%。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材料已进入中试阶段,产业化落地后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关键突破。

  医疗健康展区X-Flash放射治疗系统,是全场最受关注的 “民生科技” 展品之一。它是国际首创的超高剂量率FLASH放疗设备,适用于深层实体肿瘤治疗。根据前期研究,FLASH放疗具有在保证肿瘤杀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作用,有望减少治疗副作用和治疗时间。 据了解,长虹同系列的e-Flash设备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未来将为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特种特型产品:

  “黑科技”守护民生安全

  展区深处的特种特型产品展厅,处处透着 “科幻感”:巨幅屏幕实时显示虚拟空域动态,互动沙盘上清晰标注着各类应急场景坐标,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守护平安”的使命。其中,“天盾”“天眼”“天幕”组成的低空防护矩阵,集中展现了AI智能决策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成果。

  “天盾”反无人机系统能在暴雨、雾霾等复杂气象条件下,精准追踪5公里范围内的微型飞行器,哪怕是小型玩具无人机也能快速识别;“天眼”相控阵雷达则可以实现静默扫描全域,通过AI算法完成目标识别、数据融合与智能指挥,为空域安全构建起“AI+安全”的智能免疫屏障。这些看似“高精尖”的黑科技,其实与民生安全紧密相关。

  从消防救援的应急通信设备,到地震灾害中的生命探测仪,再到城市智能监控系统,长虹特种产品的研发始终围绕“保障民生”展开。正如工作人员所言:“每一项技术突破,最终都要落到守护社会和平与安宁上。”

 

观众被长虹展区的多款硬核科技展品吸引

  AI双轮驱动:

  串联民生福祉与国家战略

  在展区中央的互动大屏上,一组动态数据清晰展示了长虹创新成果的转化成效:18项重点科创成果中12项已实现产业化,带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熊猫AI家电上市3个月订单突破50万台;虹雁可信数据空间服务企业超200家……这些数字背后,是长虹以“AI+双轮驱动”构建的创新生态。

  细看长虹此次科博会的科技成果,不难发现一条鲜明的战略逻辑:这并非技术创新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套深度耦合的“双轮驱动”生态体——一轮聚焦消费升级,以AI技术为核心抓手,将智能体验精准落地到家电、文旅等场景,切实提升人们的生活质感;另一轮锚定产业发展与国家需求,以AI+赋能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为国家智能制造、能源安全、医疗健康等领域注入硬核支撑。

  从自主构建基础大模型,到推动AI技术 “扎进” 消费场景与生产车间解决实际问题,再到确立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的核心优势,长虹正将AI从“专项技术”转化为渗透全业务的 “底层基础能力”。长虹以AI为纽带,串联起民生福祉与产业竞争力的创新路径。

  从构建基础大模型,到推动AI技术深入消费与生产场景,再到确立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的双重优势,长虹正将AI从“专项技术”转化为渗透全业务的“基础能力”。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认定的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和智能制造工厂示范单位,长虹以AI为纽带,串联起民生福祉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不仅彰显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与智造领域的深厚功底,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样本。

  从“熊猫AI”的温情落地,到硬核科技的纵深突破,长虹在本届科博会中展现出科技企业“双线赋能”的清晰路径——既贴近生活,又服务国家。在AI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核心动力的今天,长虹以扎实的技术积累与清晰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从产品创新到生态构建的跨越,为中国智造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