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7时,绵阳盐亭县巨龙镇梓水村的老堰沟水面一片粼粼金光,渔网收起瞬间,鲈鱼、鳜鱼纷纷跃出水面。渔民们一边收网一边笑声朗朗,一筐接一筐的鲜鱼被迅速分拣、称重、装车,即将送往成都、绵阳等地的商超和鱼市。
从八月中旬开始,养殖基地便陆续向市场供应优质鱼类,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日出鱼量已从最初的0.5万公斤增加到1万公斤。
“现在正是鲈鱼和鳜鱼最肥美的时候。”盐亭县农旅公司久旺生产部经理郭阳光说,“我们加大供应,就是希望让更多市民在佳节餐桌上吃到盐亭的生态鱼。”
金秋九月,虾群肥美。近日,游仙区盐泉镇光明村百余亩基围虾养殖基地也迎来丰收季,当地群众正忙着在虾塘里捕捞、分拣、打包、装车。走进基地,记者看到百余亩水域被划分为10余个池塘,一台台制氧机在水中隆隆作响,水面时不时蹦跳出几只基围虾,这一蹦跳,蹦出了村民富足康庄的新路子,跳出了光明村乡村振兴的好产业。
为什么这里的基围虾如此肥美?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光明村村委会副主任龚素君介绍道,今年基地每亩产量可达450至500公斤,批发售价在52至64元每公斤,总产值超200万元。
9月20日9时,在江油市稻虾养殖基地核心区永胜镇永平村,身着下水衣的养虾人李文保清理完虾塘里最后一只虾笼,拖着盛满小龙虾的大塑料盆走向岸边。这时候,池畔机耕道上停车等候收购小龙虾的老板热情地招呼他,他乐呵呵接茬:“忙了一早上,就捞了50多公斤。”
李文保今年54岁,从2023年开始在永平村流转租赁100余亩水田,从事小龙虾养殖。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从4月初开塘捕虾,每天捕捞150至250公斤不等,这样一直持续到10月底,预计整个收获季将捕获小龙虾12500公斤。按均价每公斤40元计算,全年小龙虾产值将达到50万元。
( 衡廷凡 罗端 叶南君 记者 彭紫薇 杨沐琪 周钰 李媛媛 陈元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