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三台首创“三师课堂”模式
发稿时间:2025-09-12 09:29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小宝,你好呀!”“我们一起来跳舞吧。”近日,在三台县潼川第二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兴奋地与AI机器人互动。同时,在三台县七一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何丽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呈现一节别开生面的“三师课堂”:线上名师视频讲解,线下教师深入引导,AI助教实时提供个性化辅导。


  原标题:三台首创“三师课堂”模式

  “魔法老师”来上课 学生“AI”了“爱”了

AI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绵阳新闻网讯   “小宝,你好呀!”“我们一起来跳舞吧。”近日,在三台县潼川第二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兴奋地与AI机器人互动。同时,在三台县七一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何丽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呈现一节别开生面的“三师课堂”:线上名师视频讲解,线下教师深入引导,AI助教实时提供个性化辅导。

  “这样的三方协同,让课堂知识更丰富、效果更显着。”何丽介绍,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课堂板书区域变得更简洁,重点更突出,学生们既能跟随名师思路,也能在线下教师指导下动手实践。“课堂上多了一个懂我的‘魔法老师’,学得又快又开心!”学生张锦瑜开心地说。

  这样的变化,源于三台县“建机制、强师资、搭平台、重应用”的系统推进。通过深度融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与AI智能研修平台,三台构建起“权威研修+AI辅研”“人机协同+优势互补”的教育新常态。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AI专题研修近800场,辐射教师超7000人。

  针对学段衔接不畅、人工智能素养薄弱等问题,三台还创新构建“小初高”无缝贯通的育人“立交桥”:小学以趣味编程激发兴趣,初中通过Python、无人机等实践夯实基础,高中则开展人工智能导论、机器人等前沿教学。

  此外,全县首创“三师课堂”模式,探索“三备三设计,两用两评”集体备课机制,开发本土化AI课程资源包45个,并依托城乡教育联盟,实现优质资源全域共享。目前,全县11万余名学生的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学科融通、校际融享、家校融创”的育人新生态全面形成。

  三台县教体局局长严刚表示,三台正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融合路径,在助管、助教、助学方面初显成效。下一步,将依托《三台县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扩大AI教育覆盖,让更多师生受益,持续夯实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杨芳 罗艺天 记者 李春梅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