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加码”安全又“减堵” 绵阳十七条定制公交进校园
发稿时间:2025-09-07 09:15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清晨7时左右,一辆张贴醒目“通学公交”标识的蓝色新能源巴士,平稳驶入绵阳中学英才学校校内停靠点。学生们有序下车后,在老师引导下径直走向教学楼——这幕“公交车进校园”的场景,正是绵阳以“缓堵保畅”为核心,多部门协同破解开学季交通痛点的生动缩影。

交警为“通学公交”定制专线护航

  清晨7时左右,一辆张贴醒目“通学公交”标识的蓝色新能源巴士,平稳驶入绵阳中学英才学校校内停靠点。学生们有序下车后,在老师引导下径直走向教学楼——这幕“公交车进校园”的场景,正是绵阳以“缓堵保畅”为核心,多部门协同破解开学季交通痛点的生动缩影。

  9月1日起,在市交通运输局、市教体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统筹协调下,市公交集团联合城区5所学校,同步试运行17条“通学公交”定制专线。该专线创新实现“家校直达、校园内停靠”,将学生通勤从“校门口拥堵耗时”升级为“安全便捷直达”,既为开学季交通“降压”,更给学生出行安全“上保险”。

  □ 记者 郭若雪 刘晏男 张瀚巍 文/图

  家长省心、学生安心

  闭环服务破解通勤痛点

  “以前送娃得全家提前1小时忙活,校门口找车位、过马路都揪心,一进一出至少耗40分钟。”家住水韵滨江小区的家长谢欣余,提起“通学公交”满是认可,“现在娃自己坐公交直达校园,不用横穿马路,我们也不用早起抢位,安全感和便捷度都拉满了。”

  这一变化,正解决了众多家庭的共性难题。此次推出的“通学公交”采用全程闭环服务,学生从小区站点上车后,直达学校内或门口安全区域,全程无需家长陪同。以绵阳中学英才学校为例,该校近500名学生已报名乘坐,以往开学季校门口家长、学生、社会车辆混行的场景不复存在,学校仅需在内部停靠点安排专人值守,即可实现学生有序引导。

  “线路时间精准对接教学节奏,早班车比早读提前20分钟到校,学生有充足时间用餐、准备课程。”该校副校长何粼粼介绍,多部门联动不仅缓解了校门口交通压力,更提升了校园管理效率,后续将结合家长、学生反馈,持续配合公交集团优化线路,让“通学公交”成为学生通勤的“固定搭档”。

  定制化布局+全流程护航

  多部门攥紧“缓堵保畅”合力

  “通学公交”的落地,始于一场精准的需求响应。今年7月起,市公交集团联合市教体局、各学校启动调研,通过问卷、座谈会收集近6000条家长建议;随后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逐路段勘察校园周边路况与学生居住分布,最终敲定17条专线的走向、停靠点及发车频次。

  “核心就是让学生‘少过马路、少遇拥堵’。”市公交集团运营管理部副主任陈强表示,5所试点学校中,多数实现“公交车进校园”,未进校园的线路也将站点设在门口安全区。试运行首日,85台次新能源巴士投入运营,单日运送学生超4000人次;其中南山双语学校至富乐汽车站专线,单趟运行仅25分钟,较家长自驾接送平均节省20分钟以上。

  为保障线路顺畅,公安交警部门同步在“通学公交”沿线重点路段加派警力值守,集中整治校园周边违法停车。“这不是短期举措,而是‘缓堵保畅’在校园场景的长效探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法宣科副科长汤淞透露,下一步将根据试运行情况,逐步扩大“公交车进校园”覆盖范围,增加专线数量与发车班次,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通勤服务。

  从需求调研到线路落地,从校园内停靠到全流程护航,17条“通学公交”不仅为开学季交通“降温”,更以民生服务的“温度”诠释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这场政企校联动的创新实践,正成为绵阳破解民生痛点、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鲜活样本。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