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科博会新闻发布会②|科技城建设25载 “硬核”成果频出
发稿时间:2025-09-06 08:19   来源: 涪江观察
  摘要: 9月5日,在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网记者提问:“今年是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请问近年来绵阳科技城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绵阳新闻网讯  9月5日,在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网记者提问:“今年是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请问近年来绵阳科技城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记者 陈冬冬 摄

  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绵阳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邓辉用一项项扎实的成果,呈现出科技城建设的清晰路径。“绵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全国城市前列,位列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第15位,获评中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此次九三阅兵亮相的激光反无、四足机器狼等尖端装备,均体现了国防军工领域的‘绵阳身影’。”

  一份使命:

  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扛起建设科技城责任担当。绵阳全力保障国防建设的同时,深入推进院地协同、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通过探索建立绵阳市与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双向奔赴、相互赋能”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院地携手共建、协同创新;出台“科创十条”“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等创新政策,开展“双向揭榜挂帅”、科技人才评价等系列试点,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一座高地: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绵阳建成全国唯一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全国首家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全市国省级创新平台超260个。

  不仅如此,还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强与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战略协同、规划联动、政策对接,获批建设“先进辐射技术及医工应用川渝共建实验室”,与成都共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随之,“抗磁深低温温度传感器”等一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玖谊源医用回旋加速器、中电科九所宽频带同轴探针等一批“绵阳造”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科技城建设以来,累计获得国家各类科学技术奖励超过200项。

  一方苗圃: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了让科技成果不再“锁在抽屉”,绵阳开展“院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探索“技术+团队+股权”捆绑式科技成果整体转化模式,推动全球首款X-Flash、全国首款e-Flash放疗设备等一批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当下,绵阳全面构建起重点产业建圈强链“587”产业体系,其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新赛道均达两位数增长。“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形成前端科研院所创新策源、中端专业机构成果转化、后端‘创投+基金’资本赋能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加速将绵阳科技‘富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邓辉表示。

  (记者:宋德平,杨方彧,周钰,郭若雪,尹秦)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