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三味真火”,烹出绵阳消费“好味道”
发稿时间:2025-09-05 10:0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8月的绵阳,热浪裹着麻辣鲜香的味道,在芙蓉汉城广场上空飘散。“巴适!这个腰花脆嫩,鸡脚软糯,都是地道的绵阳味道。”从河南来旅游的张娜一边品尝九秒腰花,一边竖起大拇指。


  原标题:从“舌尖”到“云端”,从赛场到市场 ——

  “三味真火”,烹出绵阳消费“好味道”


  8月的绵阳,热浪裹着麻辣鲜香的味道,在芙蓉汉城广场上空飘散。“巴适!这个腰花脆嫩,鸡脚软糯,都是地道的绵阳味道。”从河南来旅游的张娜一边品尝九秒腰花,一边竖起大拇指。

  她不知道的是,自己正身处绵阳消费升级的“第一现场”,这里在进行的是“‘游’好味 飨富乐”——“游仙夜·食荟”美食地图发布仪式暨杰克熊猫啤酒电影美食节活动,更是观察这座城市消费新活力的绝佳窗口。

  今年1月至7月,绵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72.19亿元,同比增长7.2%。数据的背后,是一场以“美食+科技+赛事”为主线的消费升级实践。从“舌尖”到“云端”,从赛场到市场,绵阳正用“三味真火”锻造消费新能级,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升级之路。

  

安州区第七届音乐啤酒节。

  第一味

  麻辣鲜香 美食经济“炒”出新天地

  今年暑期,“寻味绵州·飨遇盛夏”服务消费季席卷全城,30余场“美食+”活动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味蕾,更点燃了消费热情。

  游仙“‘游’好味 飨富乐”美食节就是其中缩影。名厨互动、菜品品鉴、直播探店等多重手段齐上阵,单场活动便吸引数万群众到店消费。更巧妙的是,“美食+电影+直播”的跨界组合,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实现消费316万元。

  游仙的创新不是个例。安州第七届啤酒节暨第二届“花城好声音”比赛活动在汇星广场火力全开,以“啤酒+音乐+美食”这套“组合拳”,贯穿整个8月,点燃安州夜经济的“热力引擎”。活动当晚,商场入场人次破万,消费额同比飙升20%。

  “美食不只是吃吃喝喝,美食经济的本质是体验经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绵阳的创新实践在于打破产业界限,实现相互引流。通过“美食+娱乐+文化”的多元融合模式,让舌尖上的享受变成全方位的体验。

  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体验,更创造了新的消费增长点。政府层面通过打造消费季、发放消费补贴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优化消费环境,让“吃”从生存需要升级为文化体验和社交活动,从而释放出更大消费潜力。数据显示,1月至7月,全市餐饮收入180.34亿元,同比增长5.8%,这盘“菜”确实“炒”出了味道。

在两弹城航天科技馆,孩子们沉浸式参与科技互动体验。

  第二味

  科技赋能 “智慧+”玩转消费新场景

  北川羌族自治县,一场“空中革命”正在上演——

  成渝地区首条常态化低空航线开通以来,年体验量已突破2万人次,获评全国首批低空旅游示范项目。“从天上往下看,古羌碉楼若隐若现,太震撼了!”体验完无人机视角VR观光的游客陈女士兴奋地说。

  科技赋能消费,不止于“上天”。“两弹一星”博物馆,长虹的AI语音交互、湖山电器的高保真音响让历史“活”了起来;“核工业VR课堂”里,青少年通过沉浸式体验点燃科学梦想。

  在绵阳,科技不是冷冰冰的,而是让人可感可触。立足科技城优势,将尖端技术转化为普惠性消费产品,通过智慧化改造传统场馆、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等举措,不仅提升了传统文旅吸引力,更创造了新供给。

  这种创新实践体现了绵阳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前瞻布局,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市场注入持续动能。推动科技与消费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体验”的转型升级。

  目前,全市9个场馆完成智慧化改造,带动研学团队接待量增长45%,文旅产业中数字文旅消费占比超过40%。这组数据说明,科技这味“调料”让绵阳的消费“大餐”更加有滋有味。

MYBA之八运争霸中,涪城铁牛队与高新先锋队精彩对决。

  第三味

  赛事“拌料” 文体旅融合调出“好味道”

  这个夏天,对于绵阳人而言,真的有点“忙”:白天逛美食节,晚上看球赛。MYBA之八运争霸打得火热,13支队伍、20多场比赛,让各个县(市、区)开启了“商文旅PK”模式。

  8月16日晚的MYBA安州主场,中场休息时,桑枣、黄土、花荄等乡镇的快闪节目,把当地的特色民宿、猕猴桃、安橙等都“推销”了个遍;8月24日晚,在涪城铁牛队迎战高新先锋队的城区“一哥”保卫战中,涪城东岳全民健身中心外,美食摊位、非遗展销、文旅推广交织成热闹市集……

  赛事经济的“配料”功夫还在继续。“没想到逛个商场,还能看专业比赛。”王府井商业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术大赛刚刚落幕。这是绵阳首创的“商圈+武术”新模式,吸引了川渝15地市的500余名武者同台竞技。

  让赛事流量变成消费增量。今年,绵阳创新推出“赛事+”模式,通过培育仙海端午龙舟公开赛等6个“国字号”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10个“竞技+会展+演艺”网红打卡地。

  这种模式,实现了多重效益:带动直接消费,预计全年拉动相关产业链实现综合营收超过70亿元;提升城市形象,通过赛事展示绵阳活力形象;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文体商旅高质量发展。(记者 尹秦)

  记者手记

  绵阳消费升级的“配方”有“三味真火”:一是接地气,用美食抓住胃;二是显智慧,用科技抓住心;三是聚人气,用赛事抓住眼。这三味相辅相成,调出了消费升级的“好味道”。

  更重要的是,绵阳把握住了消费升级的大势——从卖商品到卖体验,从单一消费到多元融合。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这样的“火锅式”发展模式,让各种要素在沸腾中相互交融,最终熬出一锅鲜香四溢的“消费火锅”。

  未来,绵阳还需要继续摸索,让这锅“火锅”越煮越香,让消费的火焰越烧越旺。毕竟,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激发内生动力,让消费“引擎”更强劲、更持久。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