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系统谋划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事关国家战略与民生所需。
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要“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而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助力规划编制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在、优势所在。绵阳市政协高度重视助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年以来,高位推动,将其作为市政协年度重点工作,以“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为主要抓手,通过调研、座谈、走访、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各界意见,积极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汇智聚力。
凝聚共识 协同联动
打好“组合拳”
“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部署要求,为科学编制我市‘十五五’规划前瞻谋划、献计出力,推动各项调研协商成果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今年以来,绵阳市政协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对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研究制订了《“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实施方案》,并定期听取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方案》明确,要充分把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叠加等战略优势,发挥委员界别优势、专业特长,从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重点领域改革、“四化同步”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绵阳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长远问题展开建言。
绵阳是中国科技城,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的国家使命,接下来的五年里,如何更好地履行使命、承担责任?
绵阳市政协研究室围绕“优化科技城管理体制机制”这一议题,前往经开区、科技城新区、科技城管委会、绵阳工业园区等地开展系列调研,并召开专家协商会,最终形成了建议报告,围绕科管委机构设置、科技城“十五五”发展规划、建设科技城建设投资公司、成立绵阳科技城发展研究院等内容提出建议。绵阳市政协社法台侨民宗委则就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城市更新给出建议……
不仅如此,全市政协系统还通过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等重要建言献策平台,紧扣“十五五”规划,积极收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其中《关于加大大熊猫国家公园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加强并购重组助推我省产业升级的建议》《提升数字治理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等得到全国、省政协采纳,并有望在下一步工作中转化为落地的政策举措。
●线下——专题调研、专题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相结合;
●线上——依托“绵阳政协通”履职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线上平台,开设“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网络议政活动。
全市形成了“市县同步、党派协同、上下贯通”的良好格局,累计收集产业、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建议300余条。
积聚智慧 多方论证
精选良策
“为进一步推广绵阳经验,展示全省城市更新工作成效,加快推进省域副中心建设,建议支持将绵阳等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写入省‘十五五’规划及国家相关专项规划”
“当前,绵阳种业发展亟需解决种业企业‘多而散’‘育繁推’协同不足、高水平育种人才引育难等短板。建议支持将绵阳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全国种业强市纳入国、省‘十五五’规划”
……
一份份“精心雕琢”的建议从各级政协、各界别纷至沓来,如何让意见建议更加贴合绵阳实际,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金点子”?
“在前期的调研走访过程中,我们收集到了关于推动川渝经济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核医疗产业发展、激发科技消费新动能等多方面的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结合实际工作给予我们更多的分析参考。”针对收集汇总的意见建议,绵阳市政协多次召开分析研判专题会,与相关职能部门和政协委员沟通对接,从国家战略、全省发展规划、市情实际等角度对建议进行优化完善,形成的重点建议经市政协党组会议审议后报市委主要领导阅示,并根据批示继续修改完善,确保“献一策”工作推进精准有序。
“接下来,我们还将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立足四川发展大局,聚焦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发展目标,发挥好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作用,争取形成更多把握战略重点,服务社会民生、适应形势变化的关键性建议,积极向上争取纳入国、省‘十五五’规划编制重点项目。”绵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亚莲表示。
(涪江观察记者 唐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