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蛋鸡搬进“电梯房” 多联模式让集体经济“蛋”生新活力丨一线探访·项目新进度
发稿时间:2025-07-30 11:12   来源: 涪江观察
  摘要:近日,绵阳涪城区新皂镇蛋鸡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正式投运。 这个占地23亩,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总投资700万元,可存栏10万羽蛋鸡的农业项目,以“工厂化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的建设理念和“村集体经济联建+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联营模式,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绵阳涪城区新皂镇蛋鸡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正式投运。这个占地23亩,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总投资700万元,可存栏10万羽蛋鸡的农业项目,以“工厂化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的建设理念和“村集体经济联建+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联营模式,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项目现场,现代化养殖车间整齐矗立,自动喂料、清粪等一体化设备在顶棚下有序运转,干净整洁的环境尽显现代农业的规范与高效。

  “项目于去年11月开工,12月底完成主体建设,今年4月底具备运营条件,7月22日正式上鸡,存栏10万羽蛋鸡。”项目负责人赵龙银介绍,进入产蛋期后,预计每日鸡蛋产量可达4.5吨。

  谈及项目特色,赵龙银告诉记者——

  ◆其采用的自动化生物光照明、全自动控温通风等先进设施,搭配物联网养殖管理技术,既保障了蛋鸡健康与蛋品安全,更实现了经济、环保与土地利用的多重效益;

  ◆工厂化养殖通过科学管理降本增效,直接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

  ◆粪污经烘干加工成有机肥对外销售,用于种植业生产,在减少污染的同时,让种养循环真正落地;

  ◆23亩集中用地,整合38栋散养鸡舍,集体“搬家”到新厂,实现集中养殖,既盘活闲置土地,又鼓励腾退的60亩老鸡舍用地发展生态种植及家庭农场,实现效益与生态双赢。

  在运营模式上,项目创新推出“村集体经济联建+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联营模式,四个村分别以土地、项目资金入股,凝聚发展合力,建设现代化养殖工厂,以租赁的方式交由九根树蛋鸡养殖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收取固定租金用以壮大集体经济,合作社吸纳原散养鸡农户成为股民,从产业收益中按股权比例分红,原散养鸡农户可增收约400万元/年。

  项目投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可增收50万元/年,真正实现联农带农深度融合。

  “各村抱团发展,不仅集体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更让村民共享产业红利。”赵龙银说,这也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好,争取到了组织部门的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300万元、乡村振兴中心衔接资金260万元、农业农村局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补助100万元。正是有了这些部门的鼎力支持,才能让项目顺利推进。

  如今,项目的建成既解决了新皂镇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的问题,又通过项目运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老百姓增收,更不断推动涪城区家禽业生产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引领畜禽养殖向现代化、集约化、生态化方向迈进,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持续赋能。

  (何芸倩 涪江观察记者 尹秦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