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热天,扫完街能进来吹空调、喝口水,真是解了燃眉之急!”7月17日,在绵阳游仙区沈家坝三星路忙碌了一上午的环卫工人王凤琼,和同事们走进路边的“城市美容师驿站”。
这座精心打造的“清凉港湾”,正是聚焦环卫工人、绿化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喝水难、休息难、避暑难”等问题,在全市建成的151座“爱心驿站”之一。
17日上午,记者来到三星路“城市美容师驿站”。刚一推开门,一股凉爽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与室外35度的高温形成鲜明对比。屋内,几名环卫工人正惬意地坐着喝水休息。
“这里真是清凉港湾。”一名环卫工人满脸笑意地说:“进来喝口水、歇一会儿,里面有空调、医药箱,还有微波炉能把饭菜加热。虽然天气热得让人难受,但心里特别凉快!”
游仙区环境卫生和绿化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处爱心驿站是附近沈家坝、绵盐路环卫工人和绿化工人的歇脚之地。驿站虽只有10多个平方米,但配备了藿香正气液、速效救心丸、碘伏、创可贴、消毒液等应急药品,以及饮水机、冰箱、储物柜等设备,工人们夏天能避暑,雨天能避雨。
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全市目前已打造环卫工人休息房(爱心驿站)151座,工会和爱心企业也同步设置了各类爱心驿站100余座。这些爱心驿站精准选址于街道、市场、广场等劳动者密集区域,确保环卫工人、绿化工人便捷可达。
驿站虽小,功能完备: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充电设备几乎成为“标配”,不少驿站还贴心配备了雨具、工具箱、储物柜、书籍等。针对持续的高温天气,不少驿站每日提供矿泉水、解暑绿豆汤等,这一举措深受劳动者欢迎。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预警天气给城市带来了严峻的“烤”验。为保障环卫工人的身心健康和作业安全,应对高温挑战,环卫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防暑降温措施。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启动环卫“错峰作业”,将户外作业时间调整至上午10点前和下午5点后,避开高温时段。同时,增加机械化清扫和保洁频次,减少人工户外作业时长。对年龄较大或身体不适的工人,则灵活调整岗位,避免中暑。
目前,绵阳已组织“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50余次,为一线环卫工人发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绿豆汤、防晒冰袖等防暑用品6900余份。同时,动态调整高温作业方案,定期补充防暑物资,保障环卫作业质量,确保环卫工人安全度夏。
(涪江观察记者 兰建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