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西南科技大学报告厅内掌声雷动,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段雯在200余名青年学子的热切注视中走向讲台,拉开了“青”爱的绵阳第三季——“青春砺剑 强国有我”国防教育主题活动第九场帷幕。
绵阳,这座深深刻印着红色基因的城市,其早期共产党人曾以热血浇灌信仰,为今日国防事业埋下坚实之基。现场,段雯以《解码绵阳早期共产党员的“精神密码”:国防教育中的历史逻辑与青年担当》为题,引领青年回望峥嵘岁月,从厚重历史中汲取力量,叩问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如同惊雷,直接‘撕开’了黑暗的夜空!”段雯深情讲述了那些在至暗时刻点燃希望星火的先驱,1927年南昌城头石破天惊的枪响,如炽烈火种,瞬间引燃了绵州大地革命者心中的烈焰,在那段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的艰难岁月里,绵阳儿女挺身而出。
王右木、袁诗荛、魏伯虚……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不断感染和震撼人心。“革命先辈的初心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其崇高使命便是为人民求解放,为国家谋复兴。”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学生冉思奇深受震撼。
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感召,正转化为新时代青年脚踏实地的行动力。“未来不论是参与国防建设,还是用科研优化建筑方案,我都愿以学为任,为国防设施提供更安全、更坚固的方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成果用在国防需要之处。”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研究生周义轩说。
讲座虽落幕,精神的火种已植入心田。西南科技大学“萤核迹‘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成员伍佳灿表示,他们将把红色基因传递下去,把绵阳革命先烈的纯粹信仰与“两弹一星”元勋白手起家的故事融入到未来宣讲故事里,以科技报国热情与青春之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绵阳深厚的红色底蕴与科技基因,正通过这场深入高校的国防教育活动,不断转化为青年学子心中“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与行动自觉,青年们也正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专业所学融入强国强军的伟大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砺剑”的深刻内涵,为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
(涪江观察记者 彭紫薇 唐云峰/文 胥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