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您好,我是医保助手‘绵小保’,参保登记、异地就医等问题,欢迎随时问我。”近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市民薛志峰正陪同家人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手续,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绵小保”AI数字人。“以前办业务总要来回跑,现在手机上就能弄明白,太省心了!”薛志峰尝试咨询了几个问题后惊喜道。
据悉,“绵小保”AI数字人于近日在“绵阳医疗保障”公众号平台正式上线。记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点击“绵阳医疗保障”公众号的“绵小保医保数字人”,语音询问了缴费标准、报销流程等3个问题后,系统即刻给出精准医保政策和材料清单。
据工作人员介绍,面对新问题和业务变化,传统智能客服无法精准解读用户复杂、口语化甚至带有歧义的问题表述,缺乏上下文关联,也没有自动采集、生成、更新知识能力,个性化服务不足。
针对传统医保智能客服系统的痛点,市医保局依托“大模型+医保知识图谱”技术体系,研发了“绵小保”AI数字人,不仅能精准解析群众口语化、方言化的提问,还能通过上下文关联理解“我想报看病的钱”等模糊表达的歧义,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升级服务能力,让复杂医保咨询变得既精准又温暖。
小时在线的“绵小保”,正是绵阳数智赋能医保服务升级的生动缩影。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近年来,市医保局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及前沿大模型技术,全面深化“数字医保”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医保领域全场景应用,促进医保管理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创新升级。
在绵阳,智慧服务的触角已延伸至医疗全场景:走进大部分医院,入院登记与出院结算环节被压缩至各5分钟,患者满意度跃升至95.3%;全市2000余家定点机构配备3700余台智能终端,日均提供扫码刷脸服务超5万次;医保移动支付覆盖三级医院及部分基层机构,年均服务超百万次……
“医保连接着医疗、医药和千万家庭,海量数据必须靠智能化破题。”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医保工程被列为全局“一号工程”,已实现基金监管、服务效率、廉洁防控等多维提升。未来将持续深化新质生产力在医保领域的全场景应用,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上下足功夫,让老百姓在就医报销和待遇保障上越来越便捷。(记者 彭紫薇 杨沐琪)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