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5月13日,绵阳市应急管理局公布一批2024年度自然灾害险情成功避险典型案例,旨在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基层防灾减灾经验,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案例一
滑坡险情成功避险案例
2024年7月,江油市出现多轮强降雨过程。
7月15日,二郎庙镇青山社区巡查人员发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该社区3组大屋基李金连房后新诱发1处滑坡,滑坡体长约25米,宽约120米,厚3-5米,滑坡体积约12000立方米。
滑坡后缘产生下挫,下挫深度约0.5米,滑坡后缘拉裂缝宽约0.5米,深约0.5米,延伸长度约30-50米,前缘鼓胀变形;房后斜坡坡面上有一块危石,危石长3米宽2米厚1米,体积约6立方米。
巡查人员立即报告镇党委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撤离,因预警及时,受威胁的4户6人提前避让,未造成人员伤亡。随后,该地组织受威胁人员长期转移,待彻底消除隐患威胁后返回。
案例二
山洪险情成功避险案例
2024年7月23日,平武县黄羊关藏族乡龙池村驻村干部杨伟成根据降雨趋势,及时报告乡党委政府果断组织龙池村进行扩面转移,16时前,龙池村累计转移受威胁群众96人(其中村民38户84人,香菇厂、冷水鱼养殖基地工人12人)。
24日上午,龙池村突发山洪灾害,造成农田被淹、房屋倒塌受损、全乡道路和水电通讯全部中断,因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避险。
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分析以上两个成功避险案例,不难得出以下启示——
✦基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严格按照各级防汛减灾工作要求,加强防汛带班、值班和巡查,集中精力做好防汛应急处置。
✦认真巡查排查。接到预警信息后,各级干部职工、灾害信息员迅速抓好山洪、地灾点、河道险段、病险水库等防汛重点部位风险摸排,受暴雨影响出现险情后,及时组织群众开展自救。
✦避险转移到位。接到预警后,当地党委政府迅速按照“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迅即组织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安排专人在现场巡查值守,严防群众擅自返回危险区域。
✦群众安置到位。对群众安置场所进行规范化建设,及时补充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完善相关制度及设施保障,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被褥、有临时医疗条件、有卫生厕所、有安全保障”。
(涪江观察记者 谢艳)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