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为了深入贯彻“大思政课”建设要求,推动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 4月2日,安州一中党员代表、团员代表、学生代表共60余人走进安州区博物馆,开展了以“博物馆里的清明思政课”为主题的2025年思政教育、文化传承、敬仰先烈相结合的思政课活动。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陈列馆,更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今天我们走进安州区博物馆,缅怀历史、致敬先辈。希望同学们通过沉浸式学习,在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上,感悟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从文物中读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安州一中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邓贤勇谈到。
同学们带着好奇,带着憧憬,排着整齐的队伍,秩序井然地走进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多个展区,从自然旅游厅、民俗厅、非遗厅到馆藏文物厅,一件件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安州的历史发展脉络,让师生感受到了先辈的智慧与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革命历史厅,师生们驻足聆听安州区第一位共产党员沙汀的革命故事,感受他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传播革命火种的坚定信仰。
行至“死字旗”前,讲解员讲述了这面旗帜背后的悲壮历史。抗战时期,安县青年王建堂的父亲王者成亲笔写下“死”字,缝制白布大旗赠予儿子,激励其“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这份“誓与家国共存亡”的壮烈情怀,让师生们为之动容。
“英雄精神是永恒的,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好好学习。”七年级三班戎军龙同学说。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明白,历史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鲜活的、可触摸的过去。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数先辈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粟小栖 黄友勇)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