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 正文
涪城: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育新高地
发稿时间: 2025-04-01 08:35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我们将与相关企业负责人就下一步的研发攻关作出初步安排。”近日,记者走进涪城—西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工程师培育基地看到,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亚锋正在梳理企业技术需求清单。

  去年涪城—西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工程师培育基地揭牌。以“产学研”多元多方协同育人为突破口,通过校地企人才培育协同、技术创新协同、资源共享协同,重点解决传统教育与企业行业产业技术需求脱节的问题,重点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师。

  今年2月,涪城—西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工程师培育基地项目对接会举行。目前,西南科技大学与富临精工、历泰机械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即将针对新能源智能电控、机器人电关节、基于AI视觉网络变压器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技术需求开展对接交流。

  “基地的成立打破了传统校企合作的‘单点对接’模式,让我们能更高效地对接高校资源。”富临精工发展管理部总监潘柳表示,通过基地的牵线搭桥,公司与西南科技大学联合申办的项目均已完成申报,即将开展全面合作,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显著效益。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涪城区始终将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作为核心抓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中,“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成为一大亮点,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通过“双向挂职”实现知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利于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需求精准对接。

  与此同时,针对企业紧缺岗位,涪城区与高校携手开设“人才定制班”,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定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富临精工卓越工程师班”已开始建设。

  为进一步赋能企业创新发展,西南科技大学还向涪城区企业开放共享实验室资源,提供设备测试、技术仿真等技术支持,并协助企业便捷获取图书、期刊、论文等学术资源,为企业技术攻关和科研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涪城-西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师培育基地的建设不仅能通过企业需求反向推动机械工程学科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更是可以依托涪城区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张亚锋表示,“接下来,学院将组织教师和学生团队针对企业需求进行攻关,通过项目可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近年来,涪城区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打造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卓越工程师工作室等多个范本。据悉,下一步,涪城区将聚焦系统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培养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制定项目化服务大院大所人才制度等,推动校企合作长效化、制度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美玲 记者 尹秦 王泽宇)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