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制共融 赛事共办
探寻体教融合的“游仙经验”
绵阳市游仙中学参加2025年绵阳市“贡嘎杯”校园篮球联赛
3月22日,四川省第七届全民健身冰雪季速度轮滑比赛(绵阳站)在绵阳市游仙区东山公园国际轮滑场火热开赛,吸引来自四川各市州的49支队伍、850余名选手参赛。
“此次比赛是今年冰雪季速度轮滑的第二站,更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赛事。”四川省轮滑协会会长谢纯孟说,“赛事的成功举办,给所有四川轮滑运动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赛事提升了四川省整体文化运动经济水平,同时为四川专业队伍提供了冰雪人才储备。”
轮滑运动是一项融健身、竞技、娱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当前,体教融合的战略让轮滑运动在游仙校园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0所中小学校开设轮滑特色课程,在训队员达到300余人,已向国家队、省队输送18名优秀运动员。随着东山公园国际轮滑场的建成投用,不仅让游仙办赛水平逐渐提升,也让轮滑运动的氛围在游仙越发浓厚。
近年来,游仙区以建设人民满意的体育为奋斗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多元驱动,有力推进了游仙区青少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游仙区承办四川省第七届冰雪季速度轮滑比赛
打造特色品牌夯实基础
如何让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游仙有“妙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一校一品”“深化一校多品”的工作思路。
一方面,游仙在全区42所学校内,根据自身传统、师资、地域文化等特点,重点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项目。
剑南路小学的轮滑、富乐小学的乒乓球、万达小学的足球、游仙中学的跆拳道、石马小学的轮滑冰球、五里路小学的排球……各类体育项目在游仙中小学内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截至目前,游仙创建全国冰雪项目特色学校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7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5所、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4所。每年评选游仙区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0个,竞技体育工作先进单位8个。
另一方面,游仙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得到落实。强化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学生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得到充分保障,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
2024年,游仙接受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教育质量抽测成绩优异,体育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和提升。
此外,游仙重点加强提升体育师资培训力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体育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参加全省、全国培训,邀请省内外高水平教练,开展2期教练员培训班,累计培训教练员、体育教师等350余人次。
同时,积极完善体育师资配备,配齐配足体育设施,提高体育工作学校考核占比。全面落实体育训练保障机制,多措并举调动体育教师带队训练积极性,将体育训练计入教师工作量,为体育教师在评先树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中提供有效晋升支撑。
朝阳学校开展传承中华武术,展现体育魅力展示活动。
搭建融合平台提升实力
2022年以来,游仙运动员在国家、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奖,游仙输送的运动员宋佳蕊在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和短道速滑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夺得1金1银1铜,创造四川运动员在短道速滑项目国际顶级赛事最好成绩;2023年,游仙职业技术学校女子足球队在全国校
园足球总决赛中职组比赛中取得第七名,创造了游仙区在“三大球”项目上的历史。万达学校、新桥小学组建的女子足球队在四川省第四届“贡嘎杯”体育联赛中取得第六名;2024年,万达学校、新桥小学、五里路小学女子足球队在第五届“贡嘎杯”体育联赛中取得第七名。富乐小学男子篮球队也成功闯进
第五届“贡嘎杯”体育联赛前八,将于5月7日参加全省总决赛。同时,游仙区初中女子足球队、初中男子篮球队、初中女子篮球队、小学女子足球队、小学男子足球队均获得四川省第六届“贡嘎杯”体育联赛参赛资格。
2024年,在四川省各类青少年锦标赛上,游仙运动员共夺得16金11银14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游仙充分践行体育育人职责使命,积极探索青少年体育发展路径,着力在拓展融合发展上下功夫,生动诠释了体教融合的无限潜能,充分彰显了体教融合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们围绕‘选好苗子,打好基础,认真培养,积极输送’总目标,通过优质体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融合互补,确保训练学习两不误。”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具体而言,项目教练员每年分赴游仙辖区内的42所学校选拔爱好体育的学生,并通过区级体育赛事活动选拔优秀运动人才,建立后备人才库。并在每年定期举办寒、暑期集训,专门训练初步选拔出的体育苗子,通过科学选拔和评估,充分发掘具有潜力的优秀苗子,积极向省队输送拔尖人才。
近年来,游仙按照“精准布点、精准选才、精准落地”工作目标,积极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体育人才梯队成长模式,搭建各学龄段相互衔接的“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架构,为青少年竞技体育注入持续发展动能。
其中,重点以富乐小学、万达小学、富乐中学、游仙中学、开元中学为引领,做大做强速度轮滑、乒乓球、跆拳道、举重等重点优势项目,共建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青少年竞技水平。
同时,在游仙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完善中小学生竞赛体系,每年举办青少年田径、“三大球”、轮滑、乒乓球等锦标赛6项,并组建游仙区青少年运动项目代表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富乐实验小学参加首届四川省校园乒乓球大赛
体教深度融合凝聚合力
细看游仙的体教融合工作,之所以成效显着,离不开游仙始终把深化体教融合作为建设体育强区的重点工作来抓,在全区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
“在市教体局下发了省十五运会项目市级布点学校文件以后,游仙区迅速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教体局、区财政局等区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十五运会备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区选材、备战、参赛工作。”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后,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协调推进日常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育人才、拿金牌、创事业”的奋斗目标,推动全区青少年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提升体育事业硬件水平,2022年以来,游仙投入1500余万元新建游仙二中、新桥中学等运动场2个,投入500余万元改建富乐中学、五里路小学、魏城中学等学校运动场5个。
在轮滑训练场地建设中,游仙先后投入60余万元建成石马小学、东原小学轮滑冰球训练场地2个,投入20余万元购置专业标准轮滑冰球场1个。同时,区财政每年向各布点学校拨付资金共计150余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保障运动队训练。
有了“硬实力”,还得看人才支撑“软实力”。对此,游仙积极加强与四川省冬季运动会管理中心、四川省足球协会、绵阳市奥体校的共建共培,并签订多个战略合作协议。
除此之外,游仙通过“引才”方式,聘请国家着名短道速滑教练贺培诚等国家级短道速滑教练,招聘四川省优秀退役运动员1名、引进中超退役运动员2名参与全区多个体育项目的训练指导。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引进优质青训机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项目结构布局,不断推动游仙竞技体育协调均衡发展。
游仙,正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不断开创游仙竞技体育工作新局面,为绵阳在省十五运会上再创辉煌贡献游仙力量。(记者 周钰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