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全力以赴应对森林高火险期——
全域绷紧“安全弦” 全民共筑“防火墙”
绵阳新闻网讯 3月19日,记者从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步入高火险期和森林防火关键阶段。现阶段,森林火险等级大多维持在3级,部分时段和区域甚至可能达到4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迎来了一年中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时期。为此,全市各级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多管齐下,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自今年进入防火期以来,我市未发生森林火灾,但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依旧不容小觑,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当下,随着清明节临近,祭祀用火、农事用火增多,同时进入林区春游踏青的人日益增多,导致野外用火管控难度加大,再加上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部分区域的枯枝落叶、杂草等可燃物含水量较低,稍有疏忽就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因此,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
为彻底杜绝森林火险隐患,我市围绕“提”“控”“强”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底线。
以“提能力”为关键,强化队伍与装备建设。不断完善全市“1+6+N”扑火队伍体系,持续提升市级骨干队伍、县级专业队伍、乡镇半专业队伍以及村组义务扑火队伍的能力。邀请省级“教官团”开展森林火灾扑救理论、装备组装调试、水泵架设以及消防水车运维等实操教学培训。大力加强灭火装备建设,注重“以水灭火”和“空地结合”战法的运用准备,指导市、县、乡三级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的4643台(套)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管好用好已建成的39处了望塔台、145套林火视频监控系统、8个停机坪、17个航空取水点、67个消防蓄水池和740.8公里防火专用通道,设立859个防火卡点。组织开展“百县千镇万村(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演练,截至目前,已开展1560场次。
以“控发生”为目标,全方位管控火源与隐患。落实市县乡村“一对一”包干责任,完善“林长+防火网格员”防火责任体系,健全市森防指成员单位包高火险乡镇联系指导机制;规范设置防火卡点,加强“进山登记出山销号”管理,严防火种进山入林,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与毗邻六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林边村、林缘户、林中人“敲门入户”宣传,对“五类人员”落实一对一看护责任,对“一老一小”落实户主、学校教育提醒责任,对外来人员落实目的地业(户)主宣传提醒责任;聚焦“五周五缘”,全覆盖动态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聚焦根治化解“树线矛盾”“线线矛盾”,全面加强林区输配电设施风险防控和隐患闭环整治;依法制止和查处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为,开展“火案攻坚2025”专项行动,依法严肃追究火灾责任单位和肇事人员责任;强化林业、气象、应急等部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动合作,加强无人机巡护、卫星遥感、测风雷达等新质技术推广应用;以村(社区)为单元整编村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常态化开展实战训练演练,在条件具备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以“强管控”为手段,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与监督。推动防火期“一办六组”联席办公、实战化运行,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森林高火险期内,突出问题导向,适时组织科学精准的专项督导。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充分运用“两书一函”,以发“点球”方式限期整改、闭环销号;对因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职尽责不到位,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追责,多措并举确保实现“火扑灭、零伤亡、少损失”。
(记者 谢艳)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