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全国人大代表余绍容:从耕地保护谈山区农业转型
发稿时间:2025-03-06 09:38   来源: 涪江观察

  绵阳新闻网讯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在本次会议上,四川代表团将向大会提交30件“全团建议”。同时,代表们还将以个人名义或联名向大会提交建议。

  来自绵阳的全国人大代表余绍容,将同甘孜州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

  

1.jpg

 

  余绍容是绵阳北川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今年是她履职的第八年。和以往一样,余绍容身着羌族传统服饰参加全国两会。“穿上羌服、戴上出席证,就意味着重任在肩。”余绍容说,她此次的建议关注的是山区耕地保护。

  余绍容说,北川耕地保有量目标任务为10.68万亩,需按年恢复1.39万亩耕地。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北川73%的耕地位于秦巴山区生态屏障带、种粮成本持续攀升、农作物收益和经济作物收益差异巨大等,导致山区复耕难度很大。

  

2.jpg

 

  对此,余绍容提出四大建议:

  一是动态调整政策弹性

  允许生态保护红线与耕地重叠区进行“网格化微调”,对坡度25°以上耕地实施“宜粮则粮、宜药则药”的差异化利用,避免机械执行复耕指标导致生态与经济双输。

  二是构建“山地农业补偿机制”

  对种粮农户实施“地形系数补贴”(如坡度每增加5°,补贴上浮10%),同时将野猪防治纳入政府灾害救助体系,降低农民防灾成本。

  三是打通“非粮化”与“粮食安全”的转化通道

  推广“黄连+玉米”套种模式(已在北川试点成功,亩产值提升至3.2万元),引导经济作物收益反哺粮食生产,并同步建立药材加工企业“耕地保护税”制度,提取收益专项用于粮农补贴。

  四是激活土地流转的“人口杠杆”

  对连片流转耕地超100亩的主体,按每亩2000元给予农机购置补贴,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余绍容所在的五星村已试点“代耕托管”模式,将零散耕地打包交由农业公司经营,农民既可获租金,又可转为产业工人,初步实现“离地不离权、种地变上班”。

  

3.jpg

 

  在“千万工程”推进背景下,耕地保护需从单纯的数量管控转向“质量-生态-民生”协同治理。如余绍容所言:“守住的每一亩耕地,不仅要长粮食,更要长希望。而耕地红线不是纸上画的线,而是老百姓活命的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余绍容在参加代表团讨论中说,此前,云南文山州通过“三七种植+耕地修复基金”模式,要求药材企业按产值2%缴纳耕地保护金,专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内带动粮食复种面积回升11%,“这种模式和北川的破局之路或将为全国山区农业转型提供关键样本。”

  (涪江观察记者 唐云峰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