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经开
【经开区】开好局起好步 加快建成千亿园区
发稿时间:2025-02-25 09:24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从机器轰鸣的智能工厂到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从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到城乡融合示范区,经开区以“12345”发展路径为总纲,锚定“加快建成千亿园区、奋力挺进全国50强,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全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经开答卷”。

  原标题: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企业生产全线提速、民生实事加速推进……

  经开区:开好局起好步 加快建成千亿园区

 

绵阳经开化工园区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企业生产全线提速、民生实事加速推进……春寒料峭,绵阳经开区处处涌动着奋进的浪潮。战鼓催征,号角嘹亮,一幅扬鞭奋蹄的发展图景正加速铺陈。

  从机器轰鸣的智能工厂到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从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到城乡融合示范区,经开区以“12345”发展路径为总纲,锚定“加快建成千亿园区、奋力挺进全国50强,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全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经开答卷”。

  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绵阳经开区坚决扛起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责任担当。产业基础坚实,已构建起“3+2+3”产业体系,拥有2个国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四川省首批化工园区,聚集各类企业1.2万户;创新动力强劲,打造了国省级创新平台30个,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居全市第一;发展环境优越,打造了全省首家RCEP外贸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了“一带一路”商贸促进中心,助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营商环境综合监测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位。

  锚定目标 走好“12345”晋级之路

  编制了《发挥国家经开区优势全力助推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三年行动方案》和“四张清单”,有机融合了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工作要求和经开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形成具体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更大经开区力量。

  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形成“12345”发展路径:“1”就是锚定“加快建成千亿园区、奋力挺进全国50强,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一发展目标不动摇;“2”就是坚持“两个全力”,即全力助推中国科技城建设、全力助推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3”就是落实坚持改革创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强和改善民生福祉三项工作要求;“4”就是在抓好全域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红五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三江科技创新示范区、金广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水磨‘四化同步、城乡融合’示范区”四个新区建设;“5”就是实施“五大攻坚”,即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项目投资攻坚、“双招双引”攻坚、产业建圈强链攻坚、发展环境提升攻坚,全力答好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绵阳图景的经开答卷。

  创新驱动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绵阳工业经济的主阵地,经开区以“加快建成千亿园区”为牵引,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日前,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内首款高端二强盖板玻璃“飞龙”正加速生产。该产品历经2米跌落、电钻冲击等极限测试仍完好无损,全部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飞龙’产品已量产下线,并获得了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预计今年内,产量将达到百万平方米,能够满足上亿台手机的需求。”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董俊威介绍。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虹科创新依托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4年产值达12.4亿元,同比增长22.5%,已成为经开区新材料产业的“标杆”。

  与此同时,长虹空调智能化生产线以“7秒一台”的速度刷新行业效率。通过“智改数转”,企业关键质控点实现100%智能化覆盖,2025年订单量增长接近20%。在绵阳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车间,400余名工人与机械臂协同作业,小型空调压缩机产能持续攀升,出口日本市场订单激增。“目前我们的订单源源不断,主要供应格力、美的、海尔等厂商,国外主要出口日本。预计2025年总产量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15%左右。”海立电器制造部生产经理信心满满。

  创新驱动,是经开区冲刺千亿目标的核心密码。围绕“科技创新赋能攻坚”,经开区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建成国省级创新平台30个。未来,经开区将深化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用”合作,进一步筑牢产业技术壁垒。

 

经开区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重大项目 点燃发展“强引擎”

  2月11日,经开区2025年一季度4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38.55亿元,涵盖工业、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房地产等领域,企业投资占比达87.2%。区党工委书记谷雨在开工现场表示:“这批项目是落实‘项目投资攻坚’‘产业建圈强链攻坚’的关键抓手,更是冲刺千亿园区的底气所在。”

  当前,“低空经济”已成为全国产业发展的新热点,作为开工项目中的“重头戏”,总投资18亿元的经开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备受瞩目。该园区占地约310.44亩,建设总面积约40.5万平方米,将依托经开区电子元器件产业基础和航空院校资源,聚焦低空飞行器制造、关键功能材料、低空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为低空经济产业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搭建平台,加速低空经济领域技术革新,构建绵阳低空经济产业根基,为绵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贡献经开力量。

  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民生社会事业项目遍地开花。绵阳南山中学经开校区施工现场,10多台挖掘机开足马力挥动巨铲挖掘土石方,渣土车来回运输土石,展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所占地近11万平方米的校区预计2026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绵阳南山中学经开校区的建成,将有效推动经开区教育配套设施全面升级,也预示着经开区教育事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医疗方面,绵阳三江医院和绵阳中医医院经开院区已相继投用,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未来,经开区还将推动更多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从“施工图”到“实景图”,绵阳经开区以“拼”的劲头、“实”的作风,在千亿园区建设征程上阔步前行。随着五大攻坚全面突破、四个新区加速崛起,这里或将成为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重要支点,将为建设具有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绵阳图景贡献更多经开力量,为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注入更强动能。

  (梁锐 李艾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