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牛在雪地里漫步(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供图)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红外相机拍摄到多段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羚牛的活动影像。
记者在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视频画面中看到,一身黄白色毛发、体格健壮的羚牛在山林雪地里漫步,不时驻足张望;有的站在红外相机前好奇地打量,再顽皮地跑开。镜头里,它们在漫漫飞雪中,和伙伴一起玩闹,十分活泼。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科研教育部孙悦告诉记者,绵阳片区内的羚牛数量至少在数百头以上,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米至4000米的山区,如王朗、雪宝顶以及小河沟、老河沟等保护区。
绵阳羚牛与传统的秦岭羚牛不同,后者属秦岭亚种,毛色以浅金色为主,体型较大。绵阳所在的岷山山系羚牛属于四川亚种,毛色偏深灰褐色,肩背部有明显黑色条纹,体型略小于秦岭亚种,体重在250至400公斤左右,雄雌均有短角。“秦岭羚牛倾向于更高海拔的针叶林带,而绵阳岷山山系羚牛活动范围可能覆盖更广的植被类型,如混交林和竹林,表现出更强的季节性垂直迁移。”孙悦介绍。
早春季节,羚牛为何频繁现身?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为了觅食。春季高海拔地区积雪渐融,新生的嫩草、嫩叶、灌木芽等比较丰富,羚牛会从冬季的较低海拔区域逐渐向高海拔地区迁移,以获取更多优质食物。经过冬季食物匮乏期,羚牛需要大量进食以补充能量,为即将到来的夏季繁殖季节储备体力。
视频里经常看到羚牛“蹭痒痒”,平武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羚牛有“蹭痒”的习惯。在该保护区,甚至能看到部分树皮剥落的情况,“其中不少都是羚牛造成的,除了用身体蹭树之外,羚牛还会用牛角蹭树,除了止痒,也留下自己的气味做标记。”工作人员说。
相关阅读>>>
羚牛脾气有点大,进山时如果偶遇该如何应对?
羚牛是群居动物,有头牛和“哨兵”,遇到危险会示警,甚至发起攻击。也有争夺地盘失败等原因落单的“独牛”,它们往往脾气暴躁,是森林中的“危险分子”。
孙悦告诉记者,随着春季气温逐渐上升,山区户外活动增加,如果在山里遇到落单的羚牛,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安全距离,不要拍照、投喂食物或大喊惊扰,“如果看到它发出咆哮等攻击信号,撤离时不要立马转身,最好选择缓慢安静退后。”
野生羚牛如何带娃?
该工作人员表示,雌羚牛孕期为八个多月,一般次年四月产仔,通常每胎一仔。幼体稍大一点后,羚牛妈妈便会把自己的儿女放在一个“幼儿园”里,由一头羚牛照管,自己则外出觅食和进行其它活动。
对于这些数量较大的“邻居”,我市有哪些保护计划?
记者获悉,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正在开展绵阳片区羚牛等特有珍稀濒危动植物专项调查,同时,持续加强社区共管,聘请生态管护员,培训当地居民参与反盗猎和栖息地保护,开展所涉辖区集体林日常巡护,在“网格化监测”方面,通过无人机、DNA粪便分析等技术加强对羚牛种群的动态追踪。(记者 兰建春 唐韬)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