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俏枝头,乡村换新颜。2月17日,记者走进绵阳三台县立新镇青梅产业园,看到这里的梅花刚刚开始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味,村民们忙碌地穿梭在梅林间,采摘着梅花。
“我们正在采摘的是青梅的花苞。采摘后的梅花经过烘干处理,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的制药厂,用于提取花青素,广泛应用于女性美容产品中。”绵阳市军屯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彬章说。
记者了解到,梅花不仅以其高雅的观赏价值吸引游人,其花苞还富含药用成分,经济价值远超传统农作物。2018年,立新镇通过引进企业流转5000余亩土地,将原本闲置荒废的土地重新整合利用,打造了青梅产业园,种植了青梅、绿梅等20万余株。
“今年梅花的价格在每公斤140元至160元之间,梅花的产值预计能达到90多万元,目前梅花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吴彬章介绍:“4月份我们还可以摘青梅果,预计总产量可达1000多吨,总产值约700多万元。”作为三台县独具魅力的“田园小镇”,近年来,立新镇坚持以特色农业为支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全镇范围内发展梅花产业5000余亩,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为300余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据三台县立新镇宣传文化中心主任刘则秀介绍,他们将依托梅花、桃花、柑橘以及狂欢谷、印河山水库等本地的旅游资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打造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热地,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手记
在立新镇青梅产业园,梅花的清香与村民的笑脸交织成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这里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盘活,更通过梅花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展现了特色农业的魅力。立新镇将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乡村旅游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新路径。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创新与实干,立新镇的故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王璐 涪江观察记者 李春梅 刘凤君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