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新闻网讯 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11月7日,经开实小特邀法治副校长、绵阳经开区司法所蒋雪琴所长,为五、六年级学生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送法进校园”专题讲座,用法治力量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讲座中,蒋所长以清晰的逻辑框架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搭配鲜活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从法律基础认知娓娓道来。他先带领学生厘清“法律的定义”“未成年人相关核心法律法规”等基础概念,重点解读了“刑事责任年龄(即‘法律生日’)”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明白不同年龄段的法律责任边界。针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蒋所长着重剖析不良行为的分级标准,通过具体场景案例详细说明轻度、中度、重度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与潜在危害,引导学生明晰行为红线,树立“小恶不沾、小错不犯”的正确行为观。
围绕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热点和校园痛点问题,蒋所长展开深度讲解。他从“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如何识别隐性欺凌”三个维度层层剖析,系统传授“冷静应对、及时求助、保留证据”的应对技巧,鼓励学生既要勇敢对欺凌说“不”,也要拒绝成为欺凌的旁观者,掌握向老师、家长或公安机关求助的科学途径。此外,针对未成年人易接触的网络诈骗、零食诈骗等常见类型,蒋所长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诈口诀,同时倡导学生当好家庭“防诈小宣传员”,向家中老人普及防诈知识,共筑家庭防诈防线。
整场讲座互动氛围热烈,“大家知道年满多少岁要负刑事责任吗?”“遭遇陌生人搭讪该怎么做?”蒋所长的提问引发台下学生踊跃举手,积极回应的同学还收获了定制法治小礼品,现场掌声不断。此次讲座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性极强,不仅帮助学生厘清了法律认知误区,更提升了自我保护和风险防范能力。 (甯敏 吴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