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结束 绵阳新发现文物385处
发稿时间:2025-11-16 08:47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记者日前获悉,绵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结束,进入第三阶段,目前新发现文物共385处。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启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主要是建立各级普查机构、确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培训和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是2024年5月至2025年11月,以县域为单位实地开展文物资源调查。经过全市各地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4765处文物,均已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同时新发现文物385处。在新发现的文物中,梓潼县观义镇的关基井作为工业遗产被纳入新发现文物,在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会议上受到点名表扬;游仙区信义镇的仙山摩崖造像入选2025年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双试点“微景点”名单。这两处文物均已登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阶段为2025年11月至2026年6月,主要任务是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目前,全市各级文物部门扎实把好文物数据审核质量关,全面加大新发现力度,扎实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大力推动文物资源成果转化,强化市县联动和部门协同,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普查任务。(粟黎源  记者 张登军)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