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新闻网讯 为了深入践行学校“灵动课堂”教学理念,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日,绵阳市先锋路小学组织开展了以“聚焦灵动课堂建设 深耕教师生命成长”为主题的2025年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以“精准诊断、动态生成、生命成长”为核心目标,通过课堂观摩、课后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关注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夯实“青蓝工程”培养机制,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课堂展风采,教学显匠心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青年教师们立足学科特点,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呈现出一节节富有创意与活力的课堂。
郑佳欣老师在《8和9的加减法》一课中,以游戏化教学激发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费悦老师执教《地球的结构》,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静态认知走向动态理解,深化科学思维;白浩呈老师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与彭洪鑫老师的《脚步灵活及多方向移动》注重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体育课堂的灵动与实效;赵晓敏老师音乐课《哦!十分钟》巧妙融合律动体验与情感表达,展现艺术教育的感染力;朱克明老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将文本分析与情感教育相融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认同。
双轨促成长,研讨助提升
为深化课堂教学实效,本次活动创新实施“双导师制”,由“青蓝工程”结对导师与学科骨干教师共同组成指导团队,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培养体系。各导师组围绕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张昌建、牟芙颖老师聚焦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强调课堂推理的自然衔接与思维深度;李小华、郭金容老师针对科学课堂提出“问题链”优化策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育科学精神;王发林、王晋老师关注体育技能的系统训练与体育精神的融合渗透,提升课堂综合育人价值;张金碧、李玎山老师从音乐审美与节奏训练入手,强调艺术课堂的情感浸润与表现力培养;张香梅、李春梅老师则建议加强阅读深度与历史文化素养的培育,实现语言与人文的有机统一。
展望未来路,持续谋发展。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调研活动是学校推进“灵动课堂”建设的重要实践,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平台。下一步,学校将基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结合“青蓝工程”机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校本研修活动。学校将持续以课堂为主阵地,深化教学改革,赋能教师发展,助力教育智慧不断绽放,使本次调研成为推动教师持续成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有力契机。
(杨 雨 黄友勇)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