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涪观锐一度:熊猫来到新家园 文旅再添新名片
发稿时间:2025-11-15 09:15   来源: 绵阳日报


  最近,绵阳的热度,是一波接着一波。

  先是“川超”赛事持续点燃城市活力,再是近日20只大熊猫陆续入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网友纷纷喊话:“人已就位,准备看熊猫了。”还有网友调侃:“都是我的‘心上熊’!”热闹背后,是大熊猫这一顶级IP自带的强大号召力。

  大熊猫的受欢迎程度无需多言,作为全球“顶宠”,走到哪儿都自带流量。此前,随着成都大熊猫“花花”走红网络,飞往成都的机票、当地酒店预订量以及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销量均有所增长。这足以说明,一个鲜明的文旅标识,对城市吸引力有着显着的拉动作用。

  作为“大熊猫第一市”,绵阳生活着418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野生种群的22.4%。遗憾的是,这份厚实的“家底”长期“养在深闺”,并未能充分转化为文旅优势。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的建设运营,为绵阳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提供了契机。

  这个由国家林草局与绵阳市政府共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绵阳科技城新区共同实施的基地,坐落于绵阳科技城新区鼓楼山生态公园内。该基地不止于游玩观赏,更肩负着物种保护、科普研学、生态体验等多重职能。

  “茜茜”“娅祥”“草草”等20只入住的大熊猫里,既有活泼好动的亚成体,也有成年大熊猫和老龄大熊猫,不同年龄段的“萌态”能满足游客多样的观赏需求。此外,50多套符合饲养标准的圈舍,以及精心准备的场馆设施、丰容环境,充分表明,绵阳正全力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打造成文旅融合的靓丽名片,把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旅游服务,吸引游客心甘情愿“用脚投票”。

  打造文旅新名片,既要守好资源,更要主动引活力。发展文旅产业,不是守着一座山、一条河就能做好,得不断探索新可能。当前,绵阳正着力打造“青睐绵阳”文旅品牌,“熊猫有约”是首批亮相的子品牌之一。与之配套的,还有一系列创新举措:绘制“熊猫地图”、打造主题旅游线路,通过微信小程序推出积分打卡活动,涵盖“必访秘境”“趣味体验”“城市印记”三类点位。此外,绵阳还面向全社会征集熊猫形象,以打造独具绵阳特色的熊猫IP形象。其深层意图,就是以绵阳基地建成运营为契机,推动“My Panda”大熊猫文化IP深度融入“青睐绵阳 熊猫有约”文旅品牌建设。

  对绵阳来说,大熊猫基地的价值,远不止多一个旅游景点。文旅竞争的本质是差异化的竞争。在四川的文旅标识中,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最具代表性。绵阳的独特之处在于:城区有规模化的熊猫基地,北川有大熊猫动植物园,平武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再加上九绵高速通车、西成客专加密等交通利好,一条贯穿“三九大”(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的旅游小环线呼之欲出,“取道绵阳、玩转四川”正成为游客的优选。

  未来,或许会出现这样的旅游场景:上午,游客在三星堆感受古蜀文明的神秘,下午到绵阳和熊猫近距离互动,再顺道去九寨沟欣赏山水风光……这条串联起自然与人文的黄金线路,有望成为四川文旅的新亮点。而这份由熊猫带来的热度,终将沉淀为城市的持久魅力,让更多人因熊猫而来,为绵阳停留。

  大熊猫已经就位……接下来绵阳的文旅故事,值得期待!(新声)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