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援建筑就养老幸福家 绵阳点亮草原夕阳红
发稿时间:2025-11-14 08:59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进入11月,多地气温骤降。在海拔超过3500米的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室外气温已逼近-10℃。然而,在由绵阳市援建的红原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里却是温暖如春。这座坐落于草原之上的“养老乐园”,不仅是老年人养老的乐土,更是为老服务工作的生动实践,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

由绵阳援建的红原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记者 邓勇 摄


  进入11月,多地气温骤降。在海拔超过3500米的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室外气温已逼近-10℃。然而,在由绵阳市援建的红原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里却是温暖如春。这座坐落于草原之上的“养老乐园”,不仅是老年人养老的乐土,更是为老服务工作的生动实践,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

  

护理人员陪着老人在娱乐室活动。 记者 邓勇 摄

  11月11日清晨,红原县依然被严寒笼罩,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食堂里却已飘起酥油茶的浓浓香气。走进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院落。随着时间推移,阳光轻柔地洒下,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欢声笑语在空气中肆意回荡。“卡卓扎西(谢谢吉祥)!我是个孤寡老人,是国家给我这么好的生活。这边的条件好,吃穿好,护工也对我们很好,很感谢你们!福利院好得很!”老人贯洛感慨地说。

  红原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全县唯一一家综合性集中供养城乡特困老人的机构。2024年,该中心在绵阳市对口援建下整体搬迁至新址,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12亩,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现有床位122张,配备医务室、厨房、餐厅、民俗活动室等配套设施,为老年人提供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兜底养老工程,这里是整个阿坝草原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养老机构。

  与传统养老院不同,红原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每户房间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家,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布置。有的房间摆放着自己的照片,记录着人生的精彩瞬间;有的房间摆放着绿意盎然的植物,为房间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处处都透露着主人的生活情趣。房间采光通透,阳光可以毫无阻碍地洒进来,让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暖。

重阳节慰问。 记者 邓勇 摄

  “目前中心有32位入住的兜底老人,良好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每天早上的起居和平时的休息活动,都提供了很多方便。”红原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负责人泽让旺姆告诉记者,老人们不仅有自己的客厅、卧室,每个房间还都配备了电视和紧急呼叫系统,充分考虑到了老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高寒地区,真正解决老年群体“安养难”问题的关键之一,是氧气。为此,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率先引入了第五代一体化制氧方舱设备,为院内房间全面铺设供氧管道,实现24小时恒定供氧,并且红原县还免费提供供氧服务。每一位老人的床头都配备了制氧仪器,可以用弥散和鼻吸两种方式为老人供氧。“很多人以为供氧只是医院的事,但在我们这里是基本保障。”泽让旺姆笑着说。

  在福利中心,老人们经常串门,这家瞧瞧,那家坐坐,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份舒心和放心的背后,除了日益完善的硬件设施建设,还和这里开设的“医养结合”项目相关。据了解,福利中心通过和红原县人民医院密切合作,构建了一整套护理、精神慰藉、健康监测与应急机制。护理员每天定时巡房、协助洗漱、准备适老藏式餐食,医务人员定期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心率,动态调整饮食与用药。同时,为了让老人心理不“孤单”,这里也格外关注老人们的精神需求。理发室、理疗室、娱乐室一应俱全,并时常组织歌舞娱乐、手工制作、藏族传统节庆等文化活动,真正做到“养老有爱、生活有趣”。

中心成了草原上的“养老乐园”。  记者 邓勇 摄

  “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睡得好,啥子都好,都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实惠,我们晚年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感谢党,感谢政府!”来自查尔玛乡什龙村的80岁老人贺洪强笑着说。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不是口号,而是被兑现的承诺。在这座高原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绵阳的援建已化作老人脸上的笑容,融入日常的温暖点滴,成为这个冬日高原上最动人的风景。(记者 邓勇 唐云峰)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