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精神,积极响应并扎实推进义改实验区建设要求,持续加强城西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建设。近日,涪城区城西学区围绕“我与社会”领域相关章节内容,在先锋路小学组织开展了以“聚焦‘我与社会’课堂实践 共促思政育人水平提升”为主题的2025年秋教学现场赛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现场教学竞赛的形式,为学区所属各小学道法教师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专业平台。
花园实验小学刘妍伶老师执教《科技改变生活》,刘老师以“爱科学 学科学”单元开篇,面向三年级学生,以“过去—现在—未来”为线索。通过情境导入、今昔生活对比、未来畅想等环节,借助“科技树”直观呈现,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在“衣、食、住、行、学”的便利,升华至感恩科技工作者、立志创新,初步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东辰聚星学校侯丽萍老师执教《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课上她聚焦绵阳本土,引导学生认识大禹、李白等先贤及交警、环卫工等劳动者。通过“正学启思—反学激思”等心智学程,搭配“星光点赞卡”“行动墙”等趣味形式,结合家校社协同,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让学生感受家乡人贡献,萌发地域自豪感与感恩心。

先锋路小学邓婷婷老师执教《爱护公共设施 争做城市卫士》。邓老师以“城市文明小卫士招募”为引,串联趣味闯关:猜谜识设施,让红绿灯、长椅等“公共朋友”鲜活登场;听音频、讲暖事,深挖设施便民价值;情景判断辨是非,劝阻演练、报修教学赋实践之力。并授勋明志,伴儿歌传情,将“爱护设施、守公共秩序”的种子播入心间,让文明习惯在趣味与温度中生根。
安昌路小学覃英老师执教《生活处处有规则》,以“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贯穿始终,通过游戏、校园、公共场所和网络四大场景,引导学生发现规则、理解规则;帮助学生认识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理解规则是用来保障公平、安全、有序的,最终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堂亮点突出,通过角色扮演、快板、情景讨论等多元互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并成功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迁移,深刻理解“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子云小学钟博老师执教《班级生活有规则》。课堂上,钟老师以猜拳游戏热身,再借竞选优秀班级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参与感。随后分三步引导制定规则:先呈现班级卫生问题,让学生定卫生约定;再播放上课视频,找问题并制定学习约定;接着通过《小明的课间十分钟》情景剧,从文明或安全角度定约定。最后展示改正后图片,播放评选结果,强化规则意识。
金峰小学唐玉洋老师执教的《红红火火中国年》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围绕春节展开,先以“故事会”讲春节起源、分享家庭春节小故事,理解其文化内涵;再借视频展现少数民族春节特色与春节的世界影响力;最后通过“赏、学、剪、展”窗花,实践非遗技艺。整个课程兼顾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感受春节温暖的同时,又增强了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赛课活动不仅是对学区小学道法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校际教研交流的重要契机。期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道法教师投身教学研究的热情,提炼和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推动城西学区小学道法课程建设与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思政教育的力量。 (程子原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