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城区迎来一波给行道树“理发”的热潮。自10月下旬起,绿化部门的“Tony老师们”陆续对长虹大道、跃进路等20多条道路上的5000多株行道树进行集中疏枝修剪,既“剪”出了城市新颜值,也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11月10日,跃进路北段的修剪现场,高空作业车将涪城区的绿化工人们稳稳托起,他们头戴安全帽,手持油锯,眼神专注。随着油锯嗡鸣,过密、杂乱的枝条应声而落,动作干净利落。地面上,有人指挥高空作业,确保安全;有人将剪落的枝条整理、分段,送入木料粉碎车。环卫工人紧随其后清扫碎屑,整个过程高效流畅。

这番精细修剪,精准地回应了市民的“烦心事”。附近一家经营火锅店的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之前自己的店招被遮住了大半,客人不好找。“我要给这些师傅们点赞!反映后,他们迅速响应,做了精细修剪。现在招牌大老远就能看到,店里人气也高多了。”
部分行道树在夏秋时节生长过密,不仅让沿街商铺店招被“淹没”,还带来不少困扰:枯枝易坠落,影响行人安全;茂密枝叶遮挡阳光,导致居民家里采光不足,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美观。

平政社区的张大爷感叹:“冬天阳光本来就少,树叶一遮,家里整天暗沉沉的,衣服都晾不干,感觉很压抑。”老伴儿陈婆婆则对安全隐患忧心忡忡:“树上枯枝多了,走在路上总担心掉下来。”
那么,进入冬季,气温降低,修剪是否会影响行道树健康?涪城区环卫绿化中心乔木管护股股长陈治玮介绍,此次修剪重点清除了树木的枯枝、病枝。“这些就像树的‘病灶’,不仅破坏生理机能,阻碍水分养分吸收,还会消耗营养,成为病虫害的温床。及时修剪能有效阻断病虫害传播,为树木健康生长创造更好条件。”换言之,这轮“理发”不仅是“美容术”,更是一剂健体强身的“预防针”。记者获悉,此次中心城区树木集中修剪,预计将持续至11月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实施的新版《绵阳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为树木修剪提供了明确指引,提出应按照兼顾公共安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规律,定期对管护的树木组织修剪。办法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组织修剪——
◆因树木生长严重影响他人采光、通风,且利害关系人提出修剪要求的;
◆遮蔽城市道路照明设施,遮挡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或者监控设备的;
◆影响架空线、管线、交通设施等公共设施使用安全或者交通秩序管理的;
◆树木自身养护需要。
同时,修剪公共绿地上的乔灌木,应当执行乔灌木修剪技术规范,不得过度、超强度修剪,不得毁坏树木。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扮靓了街道,更在细微处回应了市民的期待,让城市绿化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记者:兰建春,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