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绵阳安昌河樊华大桥至安昌桥段岸线恢复改造工程正加速推进,城市水岸即将焕新颜。11月4日,记者深入项目一线,探访最新建设进展。
在安昌河樊华大桥至安昌桥段岸线恢复改造工程丽景花城小区段,记者看到,原本荒芜杂乱的河道已经被清理出了基本的路基,河道左右两岸,道路基础部分已经成型。工人们正在进行滩地平整、种植土回填和栽种银杏树。“今天已经在开始栽树了。”一位工人告诉记者,新栽种的树木多为女贞、天竺桂等本土树种。

记者看到,沿线有很多乔木进行了保留。“此次在对河道沿途岸线实施恢复施工,会尊重河道沿途的水体和自然风貌,不会大开大建。”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该段工程长约3.4公里,主要目标是恢复行洪断面、打造生态岸线、连通滨河绿道体系,并全面改善河道生态功能。”建设单位九洲建工项目现场代表杨杰介绍。

目前——
01
左岸安昌桥至樊华大桥段
地面清理及场地平整已完成,广场及步道基础施工已完成,管线预留预埋已完成20%,示范段绿植栽植完成90%;
02
右岸新老茶树至樊华大桥段
清表及场地平整完成,广场及步道基础完成90%,大块石护岸完成100%,驳岸石完成40%。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3%。
接下来,将进行护岸石及土工格室安装、绿植栽植等作业。项目在尊重生态自然的同时,将增设市民健身游玩的相关设施,改善安昌河生态环境。

↑建成后效果图
据悉,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将在新、老茶树区域,分别打造滨河生态空间,通过拆除原有建构筑物,建设休闲广场、游步道和运动设施,在恢复岸线生态、扩大行洪断面的同时,为市民提供新的休闲活动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区内有一处远近闻名的“飞来石”石刻。据了解,该石刻于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的飞来石大桥(飞云大桥)也因此得名。项目建设方九洲建工对此高度重视,目前已完成对石刻的保护性隔离,并正结合文物保护需求,完善该区域的细化提升方案。

↑建成后效果图
该项目作为“三江六岸”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的组成部分,实施中,将积极推进安昌河城区段多项生态修复和提升措施——
01
实施河滩地生态恢复,清理杂生乔灌木,还原河道自然生态;
02
推进硬质河堤绿化覆盖,通过种植耐冲刷、垂吊及攀爬类植物,实现“有堤不见堤”的生态效果;
03
全线贯通滨水慢行步道,在合适区域增设亲水休闲平台,全面提升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安全性。
据悉,安昌河樊华大桥至饮马大桥段(除老茶树区域)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生态岸线建设。
记者:兰建春,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