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云珍(右)指导学员绣羌绣
“在延安的会场上,听到‘以文化人培育文明乡风’的论述时,我手里仿佛已经摸到了绣线的温度。”10月29日至30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陕西省延安市举行,我市北川羌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作为乡土文化能人代表受邀参会。她的笔记本上,除了记录的大会精神,更密密麻麻写满了如何以技艺传承守根脉、以产业发展促文明的思考。
“文明乡风不是空口号,是绣娘们靠手艺撑起一个家的踏实,是传统技艺活在当下的自信。”陈云珍带来的文明乡风“答卷”,藏在羌绣的一针一线里。多年来,她以羌绣为针、文明为线,在北川羌乡绣出了一幅“文明有根、文化有魂、乡风有韵”的时代画卷,成为羌乡大地涵养乡风文明的生动践行者,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陈云珍9岁随母亲学艺,深谙羌绣“一针一线皆文化”的精髓。汶川地震后,她以“抢救性传承”为己任,成立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系统整理出30余种传统针法,带领团队走遍全县19个乡镇,为留守妇女开展羌绣技艺教学。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带动500余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培养市、县级羌绣传承人4名、高级绣娘50余名。当绣娘们围坐共绣、交流技艺时,昔日分散的乡邻凝聚成了紧密的“文化共同体”,非遗技艺在穿针引线间传递着邻里情,筑牢乡风文明根基。

陈云珍的羌绣作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手艺能养家,日子有奔头,乡风自然更文明。”陈云珍积极探索“非遗+产业+文明”融合模式,带领团队与高校合作,开发出饰品、文具、箱包等文创产品,在抖音直播中单场最高销售额突破10万元;与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合作,让羌绣服饰登上国际市场,持续提升羌绣文化品牌影响力。陈云珍表示,未来将把产业利润的15%投入公益事业,用于建设羌文化展示馆、老年活动中心,设立“孝善基金”奖励文明家庭,帮扶道德模范困难家庭,形成“文明滋养产业、产业反哺文明”的良性循环。
2022年,作为羌族党代表,陈云珍带着与10位绣娘历时半年创作的羌绣作品《初心》参加党的二十大,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展出后被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永久收藏。返川后,她依托“道德模范工作室”开设“羌绣课堂”,用一针一线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加入“陈云珍好人工作室”,将“和谐”绣成团花、“诚信”绣成云纹,让羌绣走进农村、景区、学校,带动群众积极践行主流价值,让文明新风吹遍羌乡大地。
这次从延安归来,陈云珍带回来的不仅是深刻感悟,更是清晰的行动方案。她表示:“接下来,要将羌绣与现代文化深度融合,拓展更多发展路径,带动更多姐妹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带着村民干、陪着村民变、帮着村民赚,共同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北川融媒 记者 唐舒琪 唐云峰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