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川超”联赛开赛以来,绵阳九洲长虹队91号后卫沈健平凭借多次关键传球,成为球队进攻端重要推动力。10月18日与阿坝州雪山雄鹰队一战,他与队友的精妙配合,让网友称为“绵阳迪马利亚”。
10月20日,沈健平刚从成都赶回绵阳,匆匆陪家人吃过午饭,与一岁多女儿短暂玩耍后,便赶到三台集训。即便行程紧张,他对比赛、战术与团队协作的理解仍条理清晰。

复盘阿坝之战:
团结为基 心态稳则胜算足
回顾10月18日与阿坝州雪山雄鹰队的比赛,沈健平直言球队取胜的核心在于:整体团结、严格执行教练的技战术安排。
“在赛场上,每个位置的球员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后卫,我的首要任务是把球出好,同时充分相信队友,看到队友跑出空档就及时传球,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拿下比赛。”比赛中,沈健平贡献了多次关键传球,可他始终保持谦逊,将功劳归于团队,“我只是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把球传出去而已。队友进球时我特别开心,因为我们是为了绵阳队的胜利在拼搏,赢球的喜悦需要和整个球队一起分享。”
比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阿坝队的防守强度超出预期,沈健平有几次传球被拦截后,对方迅速发起反击。不过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赛前教练组就提醒我们,对方防守会很严密,两个后腰防守强硬,失误不可怕,关键是及时调整。后来队友过来帮我协防,我们针对性防守对方77号阿旺和76号等特点球员,很快就摆脱了影响。”
而在客场作战时,阿坝队主场球迷热烈的呐喊声也未干扰到他,“在场上最重要的是专注比赛,和队友保持沟通,我们平时已经形成了默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不会受外界影响。”沈健平说。

拆解传控密码:
战术引路 攻防平衡显实力
从对阵广元队、甘孜队、德阳队,再到与阿坝队的比赛,沈健平多次送出极具穿透力的直塞球。谈及如何精准捕捉对方防线空档,他透露这离不开平时训练中的战术模拟与队友间的默契。
“教练组会在训练中安排边路配合等细节战术,提前模拟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我们在场上能更从容应对。”沈健平补充道,“传球瞬间的一个眼神,或是平时积累的配合习惯,就能让队友明白我的传球意图,他们及时跑位,我再把球分出去,形成流畅的进攻配合。”
赛前针对阿坝队的防线,绵阳队的教练团队也做出了针对性的布置,明确将进攻重心放在两侧,并给沈健平分配了特定任务。“教练要求后腰拿球时,边前卫要前提,身后的空档由我来穿插。上半场我们多次尝试这种打法,可惜没能形成威胁。下半场对方体能下降,我们继续坚持这套战术,终于打出了威胁进攻。”
作为后卫,沈健平需要兼顾进攻组织与防守回追,教练组的战术安排帮他找到了攻防平衡。“如果我上去进攻,另一侧的两个中后卫会往我这边靠,左侧后腰也会回来补防,我再回到后腰的位置,这样防守压力就小了很多,不用时刻担心攻防两端顾此失彼。”

解码团队默契:
训练磨合 成长路上共前行
沈健平与队友的传球配合十分流畅,他表示这是平时训练打磨的结果。“大家在训练中不断磨合,互相了解彼此的习惯,才能形成这种默契,让传球更顺畅。”以与德阳队的比赛为例,他与队友杨元成的配合堪称经典,“我们从大学就是队友,到现在快六年了,平时比赛积累了很多默契。”
在沈健平看来,队友的跑位为他的关键传球创造了很多空间:“边上队友的回接和反跑特别有用,回接能吸引防守队员。而且队友也会为我创造机会,比如杨元成在边前时,回撤时会把同侧对方边后卫带出来,通过无球跑动带动防守队员,给我留出进攻空间。”
随着比赛的持续进行,沈健平的传球组织能力明显提升,关键传球次数越来越多,他将这归功于教练组的战术指导和日常训练。“我只是按照教练组的战术安排执行,他们会针对性训练传威胁球、关键位置传球等内容,只要认真做好训练科目,比赛时发挥出训练水平,就能有所收获。”
从赛场上的精准传控,到训练中的踏实打磨,沈健平用行动诠释着对足球的热爱,也展现了“绵阳迪马利亚”的实力与担当。在他眼中,每一次传球都是团队协作的缩影,每一场胜利都是集体努力的成果。
10月25日晚,绵阳队将再战广元队。此刻三台体育场,沈健平正与队友积极备战,这位“绵阳迪马利亚”誓用默契传控撕开防线,以热血捍卫荣誉,向胜利发起冲击。
记者:川超绵阳队报道组 任露潇,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