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显枚
日前,《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正式出台,这份人工智能“四川方案”明确了2个主要承载地,绵阳就是其中之一。站在产业发展的风口,绵阳如何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的潜力?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期间,民进绵阳市委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促进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认为,我市在抢抓机遇,用好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方面已有不少成绩,但相关领域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例如产业生态不够完善、应用场景拓展不够广泛、人才短缺等。
提案建议,加强统筹,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可以建立产学研用常态化合作对接平台,加强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支持;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可以进一步围绕机器人领域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核心部件、基础软件等关键环节,强化引资引智,制定专项发展规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在培育初创企业方面,注重对人工智能产业初创企业“投早投小”,提高企业积极性,探索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围绕整合创新资源,可以联合我市科研院所、高校与创新型企业,建强用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建立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设立核心算法等技术短板专项攻关项目,吸引优秀的科研团队参与协同创新。同时,要扩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在智能制造领域推广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等技术和产品,在城市治理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用好现有政策引进紧缺人才,并持续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