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新传中心全媒评论员
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专章部署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推进新型工业化体制机制等经济领域“八大改革攻坚”,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重要决策。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充分认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重要意义,把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牢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当前,绵阳发展的内外环境、要素条件、动力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堵点卡点,绵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实施经济领域八大改革攻坚,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
经济发展动力强不强、质量高不高,关键还看经营主体有没有活力。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其活力体现着经济发展活力。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一方面,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更大力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另一方面,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减负赋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迭代是改革的应有之义。必须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健全推进新型工业化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实施“消费+”行动,完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健全以“三品”工程为引领做优农业体制机制,构建推动农业园区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深化新区开发区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必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一方面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土地供应制度、公共资源“一网交易”等改革,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财源建设,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支出保障机制,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