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20日上线!这个平台将助力成渝绵供需双方“双向奔赴”
发稿时间:2024-09-21 08:46   来源: 涪江观察

  绵阳新闻网讯  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如何让更多技术从“实验室”走到“应用场”?9月20日,在绵阳举行的“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成渝绵中试资源供需对接会给出了答案:上线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让更多新技术、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为供需双方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

  记者了解到,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将立足绵阳,面向全国,围绕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搭建中试项目、中试服务、中试场景、中试载体、中试金融五大核心功能,打造委托研发、检验检测、试制生产等为代表的“8”项技术“硬”服务,以及市场调研、专利布局、成果评价等为代表的“8”项科技“软”服务的特色中试服务体系。

  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的上线,也为中试平台解决找资源、找技术、找市场难题开出“良方”。

  活动中,四川省集成电路封装中试研发平台、重庆市半导体封装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绵阳苏试广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中试资源签约入驻,为成渝绵三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试平台就像一个放大的实验室或缩小的生产线,通过中试实验,可以进一步验证乃至优化科学家、创新团队的‘金点子’,一些项目通过中试环节后,产品量产就成为可能。”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总经理曾信告诉记者,目前,平台已成功聚集119家中试服务机构、30余个中试生产线和测试线,形成了标准、专利、产品等多维度的中试知识支撑体系。

  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器”,也是上下游产业链的“衔接器”。随着交流的深入,现场来自成渝绵三地的上百家中试平台及中试研发平台、高校院所、科技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发布项目抛出“橄榄枝”。

  作为新上任的中试专家,大国工匠、四川九洲技师学院执行院长游洪建表示:“中试服务公共平台将对科技城的创新成果、创新产业起到促进作用,也为成渝绵三地中试资源交流合作提供了全新平台。我也将帮助平台对项目进行牵线搭桥,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发芽,走向‘生产线’。”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这正是绵阳一直以来的发展思路和探索方向。绵阳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大力实施“科技立市”战略,谋划推出一系列“科技创新先行”的改革举措,建设“云上两城”,探索实施“科技顾问”“科技助理”制度,健全院地和校地常态对接机制,构建“线上+线下”的中试服务体系,助力科技成果加速实现“从样品到产品”“从‘书架’到‘货架’”。

  (涪江观察记者 郭若雪 张瀚巍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