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走进位于绵阳市三台县黄家坝工业区的绵阳中研磨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智能化设备全速运转,裁切、植片、定型、装配……因拥有完备的全产业链生产线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工艺,公司产品远销北美、中东欧、东南亚等地,也使得该公司成长为磨料磨具行业亚洲品种最全、单品产量最大的企业。
而另一边,长虹集团旗下的爱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人工智能推理模组,适时切入了人工智能产业链,因具备10T、20T高算力,独立ISP图像处理内核,多路视频总线等丰富的总线接口等技术优势,可有效降低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的门槛和成本,惠及电力、智慧家居、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机器人等行业的终端产品。
这是绵阳市企业加速实现产线改造、效率提升、产品提质、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也是绵阳市积极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生动缩影。
按照国家、省、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部署,绵阳已出台《绵阳市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六大专项行动,着力将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作为激发投资活力的助推器、产业转型升级的活力源,切实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
六大专项行动
先进设备更新
制造业“智改数转”
节能降碳改造
本质安全提升
技术改造创新试点
服务企业
“当前,正在分行业建立设备更新改造企业和重点项目库,指导企业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加快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出清,力争全市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
以“智改数转”为核心,打造标杆企业,建立标杆企业、数字领航企业培育对象名录库,“一企一策”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改数转”典型经验和有效模式,引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进“链式改造”;
支持企业围绕产线升级、工艺仿真优化、产品质量追溯等环节,开展数控化设备和软件更新替代,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产品,支持中小企业更新一批适用数字化设备;
聚焦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安全生产、绿色低碳等环节,支持企业依托工厂或车间,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和软件,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推进全流程智能化,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
推广应用绿色技术装备,加快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开展节能节水改造,推广循环用水、废污水利用、余热余压利用等设备,建材、造纸等行业更新全数控自动化温控窑炉、节能型双辊洗浆机等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绵阳市已构建“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专人负责”的工作格局,分行业、分地区开展企业摸底调查,“点对点”梳理企业产线、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重点环节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难点、堵点,形成设备更新需求清单、优质产品供给清单,构建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数据显示,绵阳市累计储备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359个,已实施项目303个,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占比近25%。
不仅如此,绵阳还着力从银企对接、政策宣贯等方面发力,搭建政企银服务矩阵,“量体裁衣”创新推出“绵州智数e贷”等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政策、金融等支撑。同时,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政策宣传发动、专题培训等,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等为绵阳企业开展专题培训,推动政策应知应会、应享尽享。
(涪江观察记者 谢艳/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