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安县
【安州区】绘就业兴民富乡村和美新画卷
发稿时间:2024-09-18 09:3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金秋时节,安州大地硕果累累,处处呈现出村民忙碌采摘、收获,满载而归的幸福景象,绘就出一幅令人沉醉的农业丰收画卷。 近年来,安州区把建设更高质量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三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粮油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原标题: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安州绘就业兴民富乡村和美新画卷

安州区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金秋时节,安州大地硕果累累,处处呈现出村民忙碌采摘、收获,满载而归的幸福景象,绘就出一幅令人沉醉的农业丰收画卷。

  近年来,安州区把建设更高质量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三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粮油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塔水镇水稻制种农业园区

  端牢饭碗底气更足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近日,位于安州区塔水镇的水稻制种农业园区吹响了金秋丰收的号角——在阳光的照耀下,稻穗如波如浪,在田间绘出一幅秋收美好画卷。

  园区内,三台收割机各司其职,将一串串稻穗快速地卷入“腹中”。在收获的同时,晾晒和储存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为了保证制种品质,园区内采用现代化烘干设备,能精准把控每一粒稻谷的烘干过程,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塔水镇双埝村副主任袁显金告诉记者,今年安州区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1.6万亩,预计向市场供应良种600万斤左右,可满足300万亩以上农田的用种需求。

  近年来,安州区在粮食生产方面,围绕高产、高效重点解决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该区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组建“土地银行”,农户将闲散地、零碎地“零存”进“土地银行”,“银行”通过竞标方式“整贷”给经营主体,推动安州区粮油园区土地流转率达到82.14%,土地流转效益增长25%。

  2019年,安州区和国省市农科院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先后在粮油园区培育新品种35个,推广新技术5项。2023年粮油园区水稻单产669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24年油菜单产246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5%;小麦单产523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7%。

  粮油园区还依托龙腾农机、新农农机两家国家级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合各类作业机械382台(套),服务于园区内种植户,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3个百分点。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四情”、作出作业提示,园区耕地实现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烘干中心

  提质增效融合赋能 安州美味走向全国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安州高新区的绵阳绿源米业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正忙着把大米封袋装运,厂区内运送稻谷、大米的叉车、货车来来往往,经过十多道工序出产的新米陆续销往全国各地。

  作为安州区现代农业的“排头兵”,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成立于1998年的绿源米业,是一家专注大米加工25年的生产企业,主要经营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等,是安州区最大的大米智能化加工企业。

  记者在车间内看到,从卡车自动倒谷进仓,到包装好的大米通过传送带装车发货,只见机器轰鸣,机械手等全自动设备替代人工,加工车间难见人影。车间管理人员称,以前绿源米业的大米加工机械老化,不仅损耗大、耗费人力多,而且碎米率高。“好谷要出好米,才能卖得起价,有效益。”公司法人卿文介绍,近年来,公司持续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生产设备,生产线科技含量及新产品开发能力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去年,公司又投入7000万元扩建了2万吨原粮恒温仓和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稻谷自动化生产线,目前正在验收阶段,不久就将投入使用。届时,依托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公司产能将大幅提升,年加工稻谷能力将达10万吨,大米年产能达6万吨。

  近年来,绿源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基地,通过采用“定品种、定标准、定产量、定价格”模式,从订单3000亩到2023年建设近2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优质水稻种植基地5万亩,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水稻可持续产业链。

  注重前端提质、末端增效、融合赋能,绿源米业的飞速发展是近年来安州区围绕粮食生产经营注重增值、增收的一个缩影。安州区依托引进培育的辉达粮油、绿源米业等23家粮油加工企业,签订生产收购合同。2023年,收购水稻989万公斤,2024年收购油菜340万公斤,收购价格水稻每公斤高于市价27%,油菜每公斤高于市价12%。

  订单生产单价提起来了,还要严格管控质量树立品牌。安州坚持以“绿色”为底色,粮油园区经营主体全部规范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并入驻国家质量追溯平台,亩均施用化肥减少4.24公斤,农药减少0.092公斤,获评四川“天府菜油”示范基地。同时通过绵阳“三推”活动,以粮油园区粮油作物生产的“川菜王”“罗浮山”“绿源贡米”等产品走向全国。

  此外,安州还积极延伸产业链,让农旅深度融合促进增收。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依托万亩油菜花资源,建成“万亩花海”农业主题公园,举办“油菜花节”“丰收节”等活动,年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1000余万元。

 绿源米业

  机械化收割+社会化服务 颗粒归仓“丰”景好

  作为“天府粮仓”重要片区,安州区30余万亩水稻近期陆续开镰收割,收割机作业不停,用机械化收割和社会化服务,绘出颗粒归仓好“丰”景。

  日前,记者走进安州区黄土镇方碑村,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三台收割机在轰鸣声中飞驰在田野上,锯齿片飞速旋转,将一排排缀着沉甸甸谷穗的水稻整齐切割下来,随后经过脱粒、风选、收集等步骤,储藏在收割机内部的粮箱,而水稻茎秆则切碎还田,肥沃土地。梁军是一家家庭农场负责人,他承包了800亩土地,种了100亩制种,其余的全是常规稻。现在水稻成熟了,他们请了永福农机帮着收割,一天能收100多亩,让谷子更早地入库。

  在农机手熟练的操作下,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一亩地的收割。装满粮箱的稻谷如同金色的丰收“河流”,湍急地流入等待的货车车斗中。这些收割脱粒好的稻谷很快将运往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烘干,收割烘干同步进行,700亩水稻仅用时10天左右就能实现从收割到归仓入库。

  在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烘干中心,经过收割、脱粒、运输的水稻堆积成一座座金色“稻山”,卸载、烘干、入库……各个环节有条不紊。作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社会化服务模范组织”,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从收割到烘干的一条龙服务,不只是安州区的大户和群众,还有南充、江油、北川、广安等地的大户把水稻运输过来烘干。

  合作社生产负责人杨兴富表示,永福农机合作社现在有各类机器100多台,“现在我们每年光给合作社、大户、老百姓收割都有接近1万多亩,去年烘干中心帮老百姓烘谷子有4000多吨,今年添了新的设备,每天都是全负荷运转,一天可以烘200余吨……现在我们有4个仓库正在改建当中,改建完成后将增加1000吨的储存能力,可以更好地为大户、群众服务,进一步加快颗粒归仓。”

  作为水稻种植大县,安州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4万亩以上,为了更好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安州片区,安州区抓牢“春耕”“三夏”农机作业保障,积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的农机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区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8家,建成“两主体·五中心”社会化服务综合体,制定农资、机耕、机种等全产业服务清单,经营主体按需点单,服务综合体精准服务。

  除了突出精准、精细做好机械化服务,安州区还按照“存粮有息、支粮随意”约定,农户可选择将粮食存入联合社建立的“粮食银行”,由“粮食银行”进行代储、加工和经营,并向存粮农户支付利息。目前,已吸纳周边2000余农户存入粮食50万公斤。(记者 安峥)图片由安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