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耕种防收烘“一条龙”
游仙现代化农业有新招
在游仙区魏城镇安乐村,农机手正紧锣密鼓地作业
绵阳新闻网讯 “准备就绪,大家开动。”近日,在游仙区魏城镇安乐村的稻田里,农机手邓小虎与队友们正紧锣密鼓地作业。
不同于往昔的辛劳与繁琐,如今,有了现代化农机,从割穗到脱粒,从清选到装车,一气呵成。这背后,离不开游仙区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的强力支撑,让“插兜式”种地成为现实。
而技术娴熟的邓小虎,还有一个身份——游仙区美铃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近年来,邓小虎通过土地流转,流转480亩土地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以前收稻子,得打几十个电话请人帮忙,早出晚归1个月才勉强收完。现在,一个电话给服务中心,中心迅速响应,按需为我们提供服务。”谈及变化,邓小虎感慨万分,“以前,光人工费就要8万元左右,现在和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合作后,人工和时间成本都减少了一半以上,空闲期间,我还可以去其他农户家作业,再增加一笔收入。”
短短2个小时,近30亩稻谷全部归仓,随后直接送往烘干房进行烘干处理,等待最佳时机出售。看着自家丰收的稻谷,邓小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水稻收割完后,邓小虎将继续与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合作播种小麦,480亩土地从收到种,将在1个月内完成。
作为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区,近年来,游仙积极探索农事一体化服务改革,建立了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整合了全区20个服务主体,引进了400余台(套)先进农机装备,涵盖节水灌溉、测土配肥、飞防植保等前沿技术。同时,组建了18支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户提供从产前育秧到产后销售的全方位服务,真正实现了“耕、种、防、收、烘”一条龙精细化服务,是游仙农业服务的“超级大脑”。
当前,游仙23万余亩稻谷喜迎丰收,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轰隆隆”的现代化收割机声此起彼伏,如同金色的使者,在稻海中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转化为丰收的喜悦。
走进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各种先进的农机设备琳琅满目,从播种机到收割机,从无人机到智能灌溉系统,一应俱全。在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管理平台上,农机数量、位置、作业轨迹等信息一目了然,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我们利用北斗定位系统,精准调度农机,确保资源高效利用。”该中心负责人罗彩元介绍道,农机还会实时传送作业图片,以方便中心进行农机数据管理,确保农业生产规范、安全。
截至目前,游仙农业机械化率已达74%,年均调度各类农机近3000台次,服务小农户6000余户、辐射区域及周边近20余万户农民,推动农作物亩产增收10%,农民年均增收794元/亩。
“游仙区的农事一体化服务改革,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更在提升农产品价值、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游仙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杨华容表示,在今年大春收割中,通过农事一体化服务,可帮助农户收割水稻10万余亩,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
此外,依托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近年来,游仙还建成冷藏库、气调库、烘干房和冷链物流等设施95座,总容量可达13390吨,有效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通过“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游仙区不断推动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成功打造了“游仙优品”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多个农产品荣获国家级荣誉。(记者 周钰 李媛媛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