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17个集群入选。其中,绵阳市柔性显示产业集群、绵阳市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入选。
绵阳市柔性显示产业集群、绵阳市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为何能成功入选?记者了解到——
绵阳现有柔性显示产业企业1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户、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创新型中小企业7户。集群企业2023年实现营收301.4亿元、增长14.6%,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收总额的7.6%,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30.3%。2021年绵阳新型显示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绵阳市荣登我国新型显示十大城市第九名。
不仅如此,绵阳柔性显示产业集群产业链逐步完善,在产业链上游,聚集杉金光电、旭虹光电等企业16户,产品供应范围涵盖玻璃基板、背光模组等领域。产业链中游,以京东方光电、京东方电子为主,产品供应范围涵盖AMOLED面板、屏幕模组等。产业链下游,以长虹电器为龙头,产品供应范围涵盖超高清电视、激光显示等。初步形成以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为核心,绵阳工业园、绵阳经开区配套发展的“一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产业集聚态势凸显。
绵阳市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也势如破竹。“绵阳造”雷达、连接器、隔离器等产品已广泛配套应用于我国航天工程,拥有天仪空间、九洲北斗等重点企业,建有四川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覆盖了北斗卫星应用全产业链。“四川造”SAR卫星“涪城一号”已成功发射升空,“绵阳星座”组建迈出新步伐。在此基础上,涪城区空天产业园2023年正式开园,先后引进天回航天、未来宇航、凯睿星通等重点企业,组建了绵阳空天产业联盟,成立50亿元产业基金,荣获2023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
值得一提的是,绵阳已通过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区域示范验收,北斗开放实验室·中国(绵阳)科技城分实验室、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绵阳科技城分部先后建立,引进航天三院“航空航天星途鲲鹏创新研究院”项目,协同航天科技五院积极推动空天产业重大科学装置研发中心建设。
据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期为三年,每年考核一次。考核通过的,认定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根据《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管理办法(暂行)》,对纳入培育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赛马机制遴选优胜,按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等政策,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给予激励支持,用于支持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中小企业协同配套项目、公共服务活动等。
(涪江观察记者 谢艳/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