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暖心服务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
绵阳:激活基层治理“新”动力
绵阳新闻网讯 “天气炎热的时候,以前是找树荫躲一下。现在好了,在驿站里面不仅凉快,喝水、充电都很方便。”近日,外卖员姜程走进绵阳市涪城区安昌社区“党群暖心驿站”,一边坐在沙发上歇脚,一边给手机充电。
短暂休息后,姜程准备起身离开驿站,继续送餐工作。这时,驿站工作人员来到他身边,给他拿了几袋防暑药剂。姜程开心地接过,并连连道谢。
据了解,该处“党群暖心驿站”位于安昌社区时尚天街广场,于202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驿站内设置了阅览区、休息区,配备了便民服务设施,并开展365天全天候延时服务,让绵阳新就业群体在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近年来,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加速发展,快递、网约车出行、网约配送等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绵阳如何做到让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实现彼此的“双向奔赴”?
以涪城区为例,该区以需求为导向,依托服务驿站、“涪新之家”小程序等,新建区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和华丰社区“1958互助公社”,打造100个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免费提供饮水热饭、休闲阅读、加油充电等10项暖心服务,构建了“15分钟服务圈”,从而做实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措施和权益保障。
服务的归属感也激发了绵阳新就业群体人员参与感。前几日,外卖员肖宜全在送餐时注意到,工区街道跃进路存在车辆不规范停放问题,个别车辆还挡住了行人去路,他赶紧拿出手机拍照上传“涪新之家”平台,并配以文字说明。
“前天我送餐时,遇到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提着菜爬楼梯,我就顺手接过了她手上的一大袋菜,给她带到了家门口。”肖宜全笑着说,除了“随手拍”,自己也是“顺手带”的志愿者。
据了解,和肖宜全一样,积极加入城市基层治理的绵阳新就业群体人员越来越多,大家纷纷在“涪新之家”平台注册账号,成为了“随手拍”“顺手带”的志愿者。
据工区街道华丰社区工作人员田媛媛介绍,社区在“涪新之家”小程序上动态发布短期志愿服务活动,对参与志愿服务、上报治理问题线索等行为给予积分奖励,志愿者们用服务挣积分,可兑换生活物资和“微心愿”。积分还可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励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共建。
目前,“涪新之家”已动态发布短期志愿服务活动152个,涪城区1200余名新就业群体人员参与城市治理。在他们的积极行动下,130余个城市治理隐患被及时发现处理,8000余份宣传资料以“顺手带”的方式发放,新就业群体日益成为绵阳城市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黄美玲 记者 尹秦 王泽宇)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