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新学期教材上“新”,新在哪?绵阳教师这样说→
发稿时间:2024-09-05 08:53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本周起,绵阳各地中小学生陆续迎来新学期。一套散发着墨香的新修订统编教材,也将在开学季正式摆上学生们的课桌。

  本周起,绵阳各地中小学生陆续迎来新学期。一套散发着墨香的新修订统编教材,也将在开学季正式摆上学生们的课桌。

  9月4日,记者了解到,今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首先在起始年级使用,三年内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

  

 

  新学期、新教材

  到底 “上新”了哪些内容?

  以语文教材为例

  一起来听听绵阳教师的看法

  一年级更加贴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变化挺大,更符合一年级娃娃的认知。”不久前,绵阳市成绵路小学教育集团教科室主任刘琴领到了新编的一年级语文教材,新书带来的新鲜感之余,也让她感觉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这套教材并非重编,所以它的‘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在刘琴看来,一直以来,拼音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教材中,“拼音单元”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3个,删除了部分平时不常用的音节,把儿歌设置成“读一读”栏目。这种编排方式,放缓了拼音学习的坡度,降低了拼音学习带来的压力。同时,识字课由10课缩减至8课,识字量由原来的300字减少到280字,编排上优化了字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在刘琴眼中,新教材在专题和课文数量上精简得同样较为明显。“比如新教材中,‘口语交际’已不再是一个专题,而是作为‘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栏目进行设置,放在了‘和大人一起读’的前面。同时,课文数量由原来的14篇缩减为10篇。”刘琴说,此外,新教材的单元标题由“课文”变成“阅读”,其含义更为丰富。

  七年级更加突出文化育人功能

  除了一年级,七年级教材也迎来了新变化。

  “新教材美化了插图和封面,注重融入中国元素。”这是绵阳中学英才学校七年级备课组长彭燕在第一眼见到教材后最直接的感受。待仔细看完之后她意识到,“新”变化其实是多方面的。

  

 

  “新修订的语文教材重点增补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增强了教材的育人功能。”彭燕说,在内容的安排上,新教材更加完善双线组元方式,强化单元一体化设计,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比如理想信念、生态文明、革命岁月、家国情怀等,以特定主题为统领、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语文实践活动,致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除了在选文和编排结构上有变化之外,彭燕认为,新教材更加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突出进阶性和衔接性。“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变化外,新教材更加体现落实减负政策,削减了整本书阅读推荐的数量,从每册书的2+4改为2+2。”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课堂的全面实施,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绵阳多所中小学——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注重教学情境选择和使用;

  ✦鼓励教师在教学时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更喜欢、实效性更强的教学方式,通过消化吸收教材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新课标的框架下全面发展。

  那么,对于教材“上新”,相关学科教师应如何适应、掌握新教材?

  老师说

  刘琴

  使用新教材,不仅要求老师教学方法要有所转变,更主要的还是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标学习任务群,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搭建文本与学生生活的桥梁,进而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世界。

  彭燕

  新教材的备课量有所增加,备课的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学情,厘清新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新教材与新课标的深层次关联,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应用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涪江观察记者 邓勇 唐韬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