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再度受到央视重点关注!
今天(8月18日)19:30,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中国舆论场》【勇立潮头启新程】专栏用三分钟聚焦绵阳,展现绵阳作为中国科技城的硬核实力及实施改革创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来看报道——
记者 刘思思:这里是日新月异的中国(绵阳)科技城,绵阳以科技为名、因创新而兴。这里趟出了怎样一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路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以“新”赋能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 刘思思: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布料,它具有阻燃的特性,看,它不像一般的布料一点就着,而且产生的烟雾很少,这是绵阳企业研发的先进材料,已经广泛用在轨道交通、医用纺织品等领域。
还有这块用于手机屏幕保护又“软”又“强”的盖板玻璃。在绵阳,时常都会传出“国际领先”“打破垄断”的好消息,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新型显示、核技术应用、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绵阳以创新赋能,正串联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乘“云”直上 绵阳与世界“同频共振”
改革创新重在“破圈突围”。绵阳启动“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建设,在全球范围“招揽”创新资源。
记者 刘思思:这里是入驻“云上大学城”的浙江大学创新团队,他们在绵阳开发出了“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技术应用”成果,可应用在新型显示领域,大幅提升画面的色域值,让视觉体验更舒适更健康。
绵阳市科技局副局长 何波:“云上两城”向全国乃至全球撒下一张创新网,目前已汇聚33所高校、35个创新创业团队,并推动多项成果在绵落地。
内畅外联 绵阳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
记者 刘思思:科技、工业加速跑,离不开四通八达的大交通。这里是绵西高速,它全长123公里,是绵阳至重庆的又一条快捷通道,在促成绵渝深度合作的同时,它让更多“绵阳造”走向了全国。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绵阳一张蓝图绘到底,两轮交通大会战累计投资超1300亿元,绵阳机场货运专机、绵西绵遂高速等多个交通项目加速建成,一张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网越织越密,让绵阳加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地位越加显现。
绵阳:改革引领 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
记者 刘思思:勇立潮头启新程。搭乘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东风,绵阳文旅、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也乘势而进,蓬勃兴起,绵阳正化科技优势为民生福祉,变科技之城为幸福之城。锚定打造“成渝副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推动绵阳科技城蓄势赋能、阔步前进。
(涪江观察记者 鲁文林 谢斌 刘思思 包成 费帅)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