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工业园北区的5G科技园 (图片由涪城融媒提供)
8月8日,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涪城区专场,涪城区有关负责同志围绕“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奋力谱写涪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介绍了相关情况。
“今天的涪城,正在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发布会上,涪城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秦亚辉具体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外开放以及民生福祉四个方面作介绍,展现其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的新突破。
亮底色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一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走进涪城区,科技资源富集、科创产业蓬勃成势是其最鲜明的标签。
近年来,按照“一环、两区、多点”的布局,涪城区创新建设全长30公里、辐射70平方公里的“涪城科创大走廊”。同时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技术中心32个,内联中物院、气动中心等大院大所,外引航天科技五院、六院合作共建联合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创业集聚高地。
科技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和反映地区创新活力的“晴雨表”,为此,涪城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格局,推动创新活力在此涌动迸发、科技成果在此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0家。
据秦亚辉介绍,作为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心区,一直以来,涪城区坚定扛好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光荣使命,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升级为方向,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建设,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崭新步伐。
提成色 产业发展向“新”而行
一边是高质量发展底色愈加鲜亮,另一边是产业发展的“成色”并驾齐驱。涪城区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在全市经济版图中挑起大梁。
产业焕新、转型升级的图景在涪城不断上演: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3年翻番、2023年突破400亿元,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成效显着,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光通信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78%;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涪城区创新打造“三度服务”营商品牌,组建“涪城荟”招商联盟,3年引进项目670个、签约金额超1500亿元;先后与重庆蔡家智慧新城、厦门湖里区等地区缔结为友好城区;从涪城区发车的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已启运120列,实现了“首发启航”到“满载而归”。
“我们秉持‘开放,世界就在眼前;不开放,眼前就是世界’理念,努力以大改革、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秦亚辉说,现在,“涪聚三江·城纳四海”已成为金名片,涪城区的“朋友圈”越来越开阔,市场连通全球。
显本色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作为主城区,涪城区也将托起市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作为最大使命。据统计,连续3年,财政民生支出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均保持在71%以上。
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实施棚改旧改190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53个,正实施和启动实施416个。
稳岗扩岗持续深化。人力资源产业园进驻各类企业203家,搭建零工市场供需对接平台,促成6万余人次“家门口就业”。
就医就学有力保障。投入13。02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19个、新增学位1。2万个,有效化解“大班额”和“入学难”问题;实施区中医院、区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床位1596个,努力干在民生关键处,改到群众心坎上。
一项项“实打实”的措施和行动,形成了经济发展“满盘活”的局面。涪城区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这一衡量县域经济发展质效的权威评价体系中,连续5个季度稳居全省183个县(市、区)第一位;在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创新百强区、幸福百强区等重量级“国字号”榜单排位上,均位居西部地区同类城市首位。
积蓄继续前行的力量,更大的蓝图正徐徐展开。“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这一目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努力谱写涪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秦亚辉说。
1 园区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作为省级园区,请问四川绵阳工业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如何有效发挥主战场、主引擎作用?
春色满“园”!为发展培育新引擎
园区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一年多来,四川绵阳工业园实现高点开局、高位推动、高开高走,“一园四区”梯次成势。
作为绵阳最年轻的省级园区,为何能名列前茅?“产业为本,项目为王。”发布会上,涪城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四川绵阳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维道出了发展“秘诀”。
秘诀一: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和“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按照“一链条一图谱、一链条一政策”,加快构建“3+1”现代工业体系。
秘诀二:围着项目招引转,大力开展“项目招引攻坚年”活动,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盯着项目进度干,严格落实盯流程、盯工地、盯服务“三盯”机制;扭住项目需求办,用好“一站式”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精细服务。
发展势头迅猛,成果更是显着——
创明新能源、传化物流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惠科光电、永贵连接器等项目扩能升级,欣盛显示驱动等8个项目加快建设,示润显示建成“黑灯工厂”,天回火箭发动机项目载体建设基本竣工……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建成365万平方米载体,科创企业累计突破800家。累计招引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签约金额346亿元。黄维表示,接下来,将全力推动科创企业延链汇聚,先进制造业扩链强圈,加快建设千亿级现代化园区,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园区力量。
2 县域强,离不开镇域的支撑。我们了解到,青义镇连续两年入选赛迪发布“全国镇域经济五百强榜单”,近期也上榜“2024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请为我们介绍一下青义镇推进镇域经济发展有关情况。
风华“镇”茂! 为发展引来新增量
打开地图,青义镇范围内最明显的地标有两处,一个是在此蜿蜒而过的涪江干流,一个是坐落于此的西南科技大学。河水清且涟漪。围绕“两个地标”发力,青义镇在赛迪发布全国镇域经济五百强榜单,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富集的科技创新资源,是核心竞争力——
这里有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幼儿师范学校、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8所高等院校;全长30公里、辐射范围约70平方公里的涪城“科创大走廊”。
对此,青义镇深挖高校富矿,发挥人才效能,按照服务、融合、共赢的工作理念,用好西南科大2000余项有效专利,共建“高企培育与技术转移中心”,开展成果转化、技术服务、高企申报服务等工作。2023年,高企培育中心正式运营,目前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预计未来两年辖区有效高企数量将突破百家。
改革的纵深推进,是前进动力所在——
作为全市乡镇抓产业促推高质量发展激励试点40个试点镇之一,依托市上赋予的财政金融、平台搭建等方面支持,创新实施科创聚变、主体壮大、商圈构造、项目突破、党建领航“五项工程”,搭建政企合作“抱团发展+营商服务+专家咨询”平台,其中科创企业占比过半。
同时,作为四川绵阳工业园北区,青义镇坚持“镇园一体”融合发展,做到项目招引上与园区同步、项目落地上倾情服务、项目建设上助跑提速,今年以来,已引进160余个科创项目和医疗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等5个重点项目。
镇域是“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面向未来,涪城区政府副区长、青义镇党委书记沈亮表示,将向全国百强、高企百家、总量百亿“三百目标”努力奔跑,力争镇域经济强镇持续晋位升级,奋力为全市全区发展贡献更多“镇能量”。
3 人才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涪城是四川省首批人才工作先行区,请问涪城在人才工作方面有哪些先行先试的经验可以向大家分享?
广开“才”路! 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在发布会上,涪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胜利亮出一组数据,“三年来,涪城区带岗进校、上门引才107场,引进各类人才8539人、总量居县市区第一。”
数据的背后是涪城当好真“伯乐”,引来“万马”奔——
出台“涪城人才10条”“人才保险”,在全市率先“一人一策”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扶持。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打破条条框框,认定“有成绩、没帽子”关键技术人才33名。以永贵科技李运明为例,他带领非高学历人才团队,成功研发“复兴号”标准化动车组连接器系列产品,实现国产替代。
关爱人才真诚竭力,2021年人才资金仅300万元,到2024年人才资金池已达到1亿元,增长33。3倍,累计兑现产业人才政策资金1。8亿元,人才投入创建区之最。
人才拥有广阔舞台。涪城与西南科技大学等8个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新建省级及以上人才创新平台33个,带动规上企业年研发投入突破10亿元。四川绵阳工业园初创人才团队突破800个,并获批省高端人才产业园。
人才享有崇高礼遇。涪城通过实施涪才安居工程,全区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804套,链接大院大所的“鸿儒·乡里”创新中心已建成运营,引入5个院士团队,初步形成“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集聚一批领军人才”的链式聚才效应。
曾胜利说:“涪城还推出‘涪才无忧卡’,专项解决人才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在全市开通首列‘人才公交’,全方位解决人才园区、城区通勤难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的道路上,涪城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需要人才、呼唤人才。曾胜利表示,未来将精心筹备第二届“人才周”,联合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共享人才优惠政策,举办涪江流域高层次人才猎聘会,拓展引才“朋友圈”;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以产学研融合、校地企融通,涵养育才“生态圈”。
4 刚刚主发布人提到涪城区创新打造“三度服务”营商品牌,请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项工作进展情况。
“营”刃而解! 为发展厚植新优势
投资50亿元的天回航天火箭发动机项目,从首次对接到签约仅用时52天;招引的聚贤自动化网络滤波器智能制造等6个项目,均是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在涪城,已基本实现“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而“涪城速度”背后绝非偶然。
“涪城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三度服务’(提供企业从投资、到落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正是我们谋划推出的‘关键一招’。”发布会上,秦亚辉道出了营商环境是关键所在。
招商引资有“热度”。用争取项目的热心、沟通联络的热情、对接需求的热诚,让企业敢来、想来、放心来涪城投资。建立“一名区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名项目专员”联系服务机制,为企业投资量身定制项目推进方案,严格时限办理回应企业个性化需求,极大降低时间成本。
坚持项目落地有“力度”。用要素保障的“给力”、项目审批的“赋力”、推进机制的“得力”,让项目建设开足马力。全力做好规划编制、土地供应等要素保障,建成产业载体366万平方米,为项目提前“筑好巢”。实施“一单预审、多证联办”和联动推进机制,项目建设投产速度不断刷新。
服务企业有“温度”。用惠企政策的“恒温”、常态服务的“升温”、环境营造的“常温”,做随时“在线”的“企业好管家”。系统制定“支持企业发展26条”“关心关爱企业家10条”等惠企政策30余个,建立全覆盖走访常态化机制,成立民营企业护航中心,形成全覆盖联系服务工作闭环。
其中,在一次“早餐汇”上,惠科提出了人才招引难的问题,立即协调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惠科联合打造“惠科班”,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目前,“惠科班”首批45名学生已正式上岗。
5 我们关注到,涪城区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要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全力以赴发展人工智能和商业航天两大产业,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请介绍这方面情况。
“未”来可期! 为发展增添新动能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空天产业被称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在黄维看来,涪城倾力打造“科技之园·创新之城”,将人工智能和商业航天作为面向未来的两大主攻方向,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
信心从何而来?近年来,四川绵阳工业园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前瞻引入硅基智能、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已聚集主导企业14家、上下游企业76家,初步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
数据是力证。仅去年,园区人工智能主导企业产业规模超4亿元。黄维表示,这也为园区发展增添了底气。今年6月,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园在园区顺利揭牌,天府人工智能研究院、科技城超算中心以及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同步落户。
种一颗“星”,长出一条空天产业链。2023年6月7日,西部首颗SAR遥感卫星“涪城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涪城空天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年来,“涪城一号”先后助力四川茂县滑坡防治、河北涿州防汛救灾、巴基斯坦雪崩灾情分析,被央视《焦点访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专题报道。
黄维说:“目前,园区已拥有以天仪为‘链主’的空天产业企业32家,汇聚天回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星际荣耀、罗普特等上下游重点企业,构建起商业卫星研发制造、发射组网、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2023年,园区空天产业规上产值4。5亿元。”
去年中秋、国庆假期,涪城区举办国防科技展、“科技之眼、涪江回响”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累计带动消费超6。2亿元。黄维透露,今年国庆期间,还将再次举行系列精彩活动,继续彰显科技城的“科技范儿”。
(本版撰稿:记者 尹秦 宋德平)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