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九曲·匠心璀璨”沿黄九省区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将于下周五(8月16日)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绵阳有13件作品入展。
本次展览中,绵阳入展的13件作品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有的突出了绵阳地方文化元素,有的关注农耕文化。
突出绵阳地方文化元素——
◆刘金洪的粮艺画《熊心向党》《蜀宝》以大熊猫为题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传递绵阳新时代青少年对祖国的祝福,对自然生态的赞美;
◆蒲会英的砚雕《醉翁亭记》突显欧阳修文化;
◆郑金成的葫芦烙画《古海遗珠 安逸安州》以安州区的千佛山、罗浮山为背景,融入太平桥、姊妹桥等人文景观,描绘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和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周敏的雕刻《雄关漫道》以蜀道文化为题材,在“蜀道天堑变通途”的背景下,重拾对古蜀道的记忆。
关注民俗与民间文化——
◆杨春艳的民间刺绣《望子成龙》采用传统刺绣技法并融入雕刻的刀法痕迹,以色彩对比和构图表达人们对孩子未来学习生活的美好期望;
◆王位的布艺《灵蛇之珠》《瑞羊送福》,以及与弟子梅玉成合作的《鼠你有财》等作品,采用盘扣的填芯扣方法制作,以民间生肖文化表达美好寓意;
◆何云均的面塑《川剧人物:五虎上将》,以川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为素材,采用面塑技法制作,不仅人物气势英武、动作刚毅,还突出了川剧服饰的华丽特色。
关注农耕文化——
◆胡国兵的木雕《丰收》以百年民俗用品老木臼原有形制精雕细琢,十只形态各异的麻雀站在木臼边,尤如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表达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望;
◆龙怡珍的麦秆烙画《一粒米的史诗》运用国画元素进行烙绘,讲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辛勤耕耘之路;
◆刘自阳、韩芳的雕塑《黄河农耕》运用大漆、宣纸等传统材料,通过塑造人与牛群的互动关系以及淳朴的黄河色彩,表达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大河九曲·匠心璀璨” 沿黄九省区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办,共有入展作品200件,其中四川省27件,展览于8月16日至31日在内蒙古美术馆举行。
(图片由参展作品作者提供)
(涪江观察记者 张登军 唐云峰)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