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7月29日,对于游仙区忠兴镇兴合村的老年人来说是特别的日子,在每月“逢9”的日子里,高龄、独居、空巢、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欢聚一堂,开心地拉家常、学知识、做分享、玩游戏,中午还能一起享受属于他们的幸福“食”光。
上午10时,记者来到兴合村村民委员会,看到室内的讲堂场地和用餐地已经布置完毕,60余名老年人陆续到场,签到入座后,在愉快的交流中,活动开始了。
“在炎热夏季里,各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还有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暑,不要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兴合村卫生室医生宋文卓在讲堂上为老年人宣讲生活科普知识。
伴随着《甩葱歌》音乐响起,老人们在社工人员带领下,一起做着以手部活动为主的小游戏。他们脸上满是笑容,显得自信又充满活力。部分老年人围坐台上,向在场人员分享了自己有趣、有意义的经历,引得台下掌声不断。为了满足老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午餐期间,工作人员为老人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菜品,冬瓜炒肉、梅菜扣肉、红烧豆腐、圆子汤、茶叶卤蛋……给他们带来舌尖上的享受(如图)。饭后的投票环节最为关键,为未来的幸福食谱改善提供了宝贵建议。
“每月的9、19、29日,我老早就盼着,一来到这里我整个人都放松了,跟我们那些老姐妹、老哥哥在一起,谈谈家里的事,表达各自的心情,幸福、开心地过完这一天。”79岁高龄的兴合村村民文继英满脸笑容地说。
据了解,“幸福食光”公益助餐是游仙区忠兴镇探索的农村新型养老助餐模式,于2023年10月,以忠兴镇兴合村为试点进行实施。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实施24期,惠及老人2000余人次,深受群众喜爱,也备受外界关注。“当地群众对‘幸福食光’公益助餐活动支持度很高,活动的开展也拉近了我们干群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深了老年朋友对党和政府的认可。”忠兴镇兴合村党委书记、主任吴兵说。
据了解,该项目聚焦农村老年用餐难点、堵点问题,发挥五社联动作用,在镇级“幸福+”慈善基金助力下,通过“五个一”多元筹资模式,即“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为符合助餐条件老人“逢9”时间提供3次公益用餐,还免费提供爱心服务、文娱活动等,助推老年人实现“物质+精神”双重富足。
“党和政府始终把老年人的福祉记挂在心,我们通过开展‘幸福食光’公益助餐活动,既为辖区老年人改善了伙食,又为他们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尝到幸福的滋味。”忠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丹表示。
记者获悉,该项目的实施,为推动新型农村老年助餐提供了可行性经验,进一步推动慈善力量深度参与乡村基层治理,集合多元力量助力农村养老,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为农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何建平 张舒迪 记者 周钰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