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7月31日,在由绵阳市公安局、绵阳市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四川公安2024打拐专项行动”第27场认亲仪式现场,饱受骨肉分离之苦的张立花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超超,30余载的思念化作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抱着儿子,不愿分开……
回家探亲路上,她和儿子分别被拐
张立花出生于1970年,云南大理人。上世纪80年代,张立花嫁到山东聊城一个小村庄,与丈夫养育了两个女儿,又在1991年迎来小儿子超超。虽不富裕,但有儿有女,一家人平凡的日子里却充满了温情和欢乐。
1994年春天,张立花接到奶奶病危的消息,立即带着儿子超超坐上了前往云南老家的火车。在转大巴车的途中,张立花晕车不适,一旁的“好心人”递给她一瓶水,张立花喝了几口便陷入昏迷,待她清醒,已经身在偏远大山中,儿子超超也不知所踪。
1998年的一天,张立花终于成功逃离,她回到山东聊城的家中,与丈夫和两个女儿团聚。也从这一年开始,张立花一家开启了寻子之路。
为了寻找儿子,张立花去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苦头。她坚信,在有生之年,一定能母子团圆。
志愿者牵线,寻亲之路终于迎来曙光
近几年,张立花尝试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儿子,在寻子圈里,她的故事也打动了许多人,很多好心人和网友一直关注着她的寻亲进展并为她提供帮助。今年4月,她在山西忻州一场认亲团圆现场认识了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志愿者,随即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联系上了绵阳警方。
接报后,绵阳公安立即对此线索进行跟进。江油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在市局胡祥雨工作室指导下展开调查,帮助采集张立花夫妇生物样本重新检验入库。公安部门对张立花夫妻的DNA数据进行多次祖源分析,其中,在对其丈夫的DNA信息进行深度研判分析时发现,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男子小曾可能是张立花夫妇丢失的孩子超超。
随后,警方结合亲属间人像细节研判、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分析以及向内江警方发送工作协查确认等方式,初步认为小曾高度疑似失踪被拐儿童超超。
今年6月上旬,经内江警方核查,小曾目前在甘肃务工。6月12日,内江警方和绵阳警方派出联合工作组远赴甘肃兰州,现场采集了小曾的生物样本入库。6月25日,公安部打拐系统确认小曾与张立花夫妇符合三联体亲缘关系遗传标记,具有生物学遗传关系,系父母子女关系。
现场相认,30年寻子之路画上圆满句号
得知儿子找到的消息,张立花激动不已,一家人随即赶赴绵阳,期待团圆。
在31日的认亲现场,当主持人邀请小曾进场后,张立花急切地在人群中搜寻着,当她看到儿子的那一刻,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泪水如决堤洪水般奔涌而出,她不顾一切冲上前,紧紧抱着儿子,不愿撒手。
小曾也泣不成声,一家五口在这一刻相拥而泣,仿佛要把这30余年缺失的团圆和温暖一次补回来。现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落下感动的泪水。
小曾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来到了认亲现场。看到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张立花十分欣慰。小曾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他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另有其人。“胡警官找到我,告诉我,我的妈妈和爸爸这些年为了找我吃了很多苦,我很心疼。”小曾说,接下来的日子,他一定会珍惜和亲生父母、姐姐在一起的时光。
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该起寻亲案件背后可能涉及1994年发生的疑似涉拐案件,警方将作进一步调查。
(唐超 王璐 涪江观察记者 刘晏男 实习生 马瑞雯 文/图/视频)
编辑:谭鹏